版次:05 作者:2018年08月24日
没有丈夫,我会不会过得更好?”近日,市民唐女士致电本报心理咨询热线2382258称,因为工作调动,她与丈夫成了“周末夫妻”。由于长期这样生活,近一年来她发现自己平时一个人生活很舒服,但到周末丈夫回来反倒还有些不适。
【案例】 一个人的舒服生活被“周末丈夫”打扰
唐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结婚两年后,丈夫因工作调动到了别的城市,每个周末才回家。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顾1岁多的儿子,家里大小事都是她一个人操持。特别是孩子发烧生病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医院很无助,盼着丈夫能回来帮把手。
刚开始那一两年,唐女士的丈夫回家还很勤快,陪孩子、做家务等抢着干。但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丈夫周末带一堆脏衣服回来后不闻不问,葛优式的躺着等吃饭。每次走后,家里又脏又乱,唐女士要收拾一两天才行。
去年儿子上大学了,他们生活的交集就更少了,丈夫每周末回来享受着被伺候的待遇,而唐女士愈发像个佣人。相反的,没有丈夫的日子,唐女士的工作和生活都过得很舒服、愉悦。“近一年,我总在问自己,我一个人生活会不会更好?”
【解答】
“双城生活”夫妻遇“二人生活”的挑战
达州市心理咨询协会心里咨询师魏娟称,现代社会,像唐女士一样的“双城生活”夫妻越来越多,但像唐女士这样从小孩1岁多坚持到孩子上大学还没有团聚的夫妻,尤其是带孩子一方的唐女士吃的苦、受的累、忍的寂寞可想而知。如果定期探亲时,另外一方知道弥补“角色缺失”的困扰,那么夫妻关系、父子(女)关系也可以很好地改善。但如果像唐女士丈夫那样的表现,估计任何一个妻子都有“一个人过更自在”的想法。不知道唐女士尝试过与丈夫沟通没有?包括自己的需求与困惑、丈夫的工作与人际关系等。过去,因为有孩子需要照顾与陪伴,孩子上大学后本是夫妻最美好幸福生活的开始,但对分居近20年的唐女士夫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他们的“二人生活”模式需要重新建立,如果夫妻都没有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在的生活,可以选择过很浪漫的双城周末夫妻模式,也可能态度消极各自单过,这样也许会有更多问题出现。
□本报记者 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