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癌症 依旧心系山村百姓

——记达川区堡子镇尖山村乡村医生刘家熙

版次:10    作者:2018年08月20日

刘家熙在诊所看病

刘家熙到病人家中看病

刘家熙在出诊路上

病床上的刘家熙

刘家熙在家为病人看病

在大美医者评选活动中,有这样一位老人深深感动着我们,他是一名乡村医生,从医52年来,他全部的心血都为了当地的老百姓。他不仅是一名医者,更像是乡亲们的亲人,遇事尽心尽力,付出无怨无悔,在偏远的农村,他为乡村医疗事业奉献了一生。如今他也在病中,可是就算身患癌症,他心中牵挂的还是他的医疗事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达川区堡子镇尖山村的乡村医生刘家熙。

“我晓得,我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这辈子,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来到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感染科23床,笔者见到了刘家熙老人,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医生,从医52年,如今,他身患癌症,已经和病魔抗争了两年多,病床上的他脸色蜡黄,肝囊肿引起的发烧让他浑身乏力,瘦骨嶙峋。

今年6月21日,刘家熙刚迈过古稀之年。那天,他因为罹患胆管腺癌躺在西安某医院的病床上。

为了照顾父亲,刘家熙的女儿刘容把6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儿子刘欢也放下所有的工作,每天和妹妹轮流看护父亲。

这天,这位达川区堡子镇尖山村普通而又平凡的乡村医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向记者说起了他的故事。

子承父业当起乡村医生

1948年,刘家熙出生在堡子镇尖山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家里,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村医生。刘家熙从小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优异。1967年,初中毕业的他考入达川区堡子镇高中医务班。

在学校期间,只要一有空,刘家熙就把随身携带的医学书拿出来温习,为了能多买几本医学书,他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在进修学习的20多门科目中,他的平均分是93.5,是全班最高。“当时我们既要学习中医又要学习西医,学中医时,要先记住人体的所有穴位,然后拿针反复在自己身体上找,只有这样,才能稳、准、狠的扎对穴位。”在掌握了一定医学知识后,刘家熙接手了父亲的乡村诊所,除了在学校学习,他就呆在诊所给乡亲们看病,晚上将白天的病情和分析记录下来,再和医学书上对照,以此积累经验和知识。

因为成绩优异,父亲希望他能跳出“农门”,但刘家熙却立志要在医疗条件匮乏的家乡当一名乡村医生,当其他同学为了逃离乡村而奔走时,他却留在了偏远的尖山村。

这一“留”,就是50年!

一本没有期限的账本

上世纪90年代,不少偏远山村的百姓生活还十分困难,每次找到刘家熙看病时,他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病人有时候没钱,刘家熙就让他们在本子上记账,也没有期限,等病人有钱了再还上。“那些年,我家的账本写满了欠的药钱,家里经济紧张时,母亲也会向父亲抱怨,但每次父亲都默默地听着,下次遇到赊账的病人,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刘欢说。

后来很多赊账的病人都主动到他家将钱还上。刘家熙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还体现在仔细和专业上,有一次,村民张化现带着感冒的儿子来打针,针药是张化现赶场时在堡子镇买的,刘家熙打针时,发现试剂不对,儿童根本不能打,后来才知道是镇上卖药的人拿错了药,刘家熙的认真避免了一场错误药剂引发的悲剧。

教育子女善良做人

1968年,刘家熙与何爱礼结婚,婚后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妻子何爱礼平时照顾家里和做农活,刘家熙给病人看病时,她也经常在旁帮忙,比如烧开水和包药等。知道妻子辛苦,在没有病人时,刘家熙就主动帮妻子干农活,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成了干农活的好手。刘家熙的家就靠地里和微薄的医疗收入维持着,为了让孩子们安心读书,他从来不买新衣服,平时,只要孩子们不在家,夫妻俩都是地里有啥就吃啥。

“父亲从来不对我们发脾气,我小时候调皮,父亲也不会打骂我,只是给我讲道理。他总是教导我们要走正道,踏踏实实地做事,做个正直善良的人。在父亲的教导下,姐姐和我都读了大学,父亲和母亲都以此为荣。”刘欢告诉笔者。

风雨无阻送医上门

刘家熙不仅在家看病,只要有村民找到他,不论村民的家有多远,不论时间多晚天气有多恶劣,他都会背着药箱迅速来到病人家中。有时候需要的药没带,他就毫不犹豫地返回家拿。每次看完病后,他总是一次次叮嘱病人家属,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后才安心离开。

2016年,因为胆管腺癌,刘家熙在西安住院。80多岁的村民张化生肺上的老毛病发了,他给刘家熙打电话,接到电话后,刘家熙便强撑着坐起来,开好药方后又连忙催促儿子,将药方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张化生。

倦鸟不归林 大爱满人间

倦鸟归林。可刘家熙从来就不知“倦”为何物,他52年间也从未想过归林休息。子女们在西安工作,多次劝他放下工作,到他们身边享清福,可每次都被他回绝。“我还没老,还可以继续为乡亲们抓药看病!”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乡村医生需要在电脑上填写资料和服务项目,这可难到了不少乡村医生,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乡村医生,他们走村入户不在话下,但要他们操作电脑却十分困难,但这些都有没难到刘家熙。

据统计,刘家熙每年至少出诊60人次以上,门诊近2000人次。刘家熙不服输、不服气、不服老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赢得了组织的褒奖。他荣获了达州市“优秀乡村医生”和达川区“十佳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刘家熙曾自己写过一首《乡村医生之歌》: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仅凭着一颗仁爱聪慧的心/用极其落后而简单的设备/挑战的是死神/挽救的是生命/在偏僻的山区/在边远的农村/保护着一村又一村的安宁……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执着、坚韧/对党的卫生事业的无限忠诚/从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穷极一生……他们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欢欣/他们,就是中国赤脚医生!”

这首歌,无疑就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卢璐 黄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