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晚报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0名晚报小记者 昨日博物馆“发掘”恐龙

    昨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达州晚报30名小记者走进博物馆,在老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帮助下,大家一起动手发掘“恐龙化石”,既玩得不亦乐乎,又学到了许多相关知识。

    观看化石学知识

当天下午,来自通川区一小莲湖学校和七小新锦学校的30名小记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进达州博物馆一楼——恐龙厅。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诸多化石及模型,长度近10米的开江巴蜀龙化石模型、鱼化石、龟化石、地质时代第四纪的哺乳动物剑齿象化石……经讲解员讲解,小记者们不仅知道这些化石都是在达州先后发掘出土的,并学到了如何通过牙齿来分辨恐龙是肉食龙还是素食龙。虽然这些化石看上去就是些特别的石头,但小记者们仍看得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

    “拍”出来的恐龙

    玩过“有奖答题”环节后,小记者们变身“考古学家”,拆开一份份恐龙化石发掘模型,拿着木质的小凿子或小刷子对着模拟的被掩埋在石灰块内的恐龙骨架(塑料制品)进行考古发掘。年轻的“考古学家”们,左戳右戳都只能在石膏表面留下浅浅的洞,有人忍不住拿起模型,大力拍在桌子上,“啪”的一声,模型从中裂开,整个“发掘过程”陡然加快,一块块“恐龙化石”迅速被“拍”了出来,让现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并纷纷表示,如果正规发掘都这样“拍”,恐怕化石早就被拍成一堆碎石了。

    体验调动学习兴趣

    “通过恐龙化石,能看到地球的沧桑变迁,能看到地球的历史。”达州博物馆馆长王平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更多恐龙的知识,体验到考古的乐趣及艰辛。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调动他们探索自然、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去了解地球的历史变化。今后,达州博物馆将继续开展类似的青少年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本报记者 杨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晚报1版
   第02版:晚报2版
   第03版:晚报3版
   第04版:晚报4版
   第05版:晚报5版
   第06版:晚报6版
   第07版:晚报7版
   第08版:晚报8版
我市唐永奉李永太冯岚张素芳四家庭上榜
30名晚报小记者 昨日博物馆“发掘”恐龙
达川区纪委通报4起典型案例
来比一下 计量知识谁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