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是中药材重楼的新品种?”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纪运恒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研究员易思荣,在万源市丝罗乡邓徐坝村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以及中药材重楼种质资源科考工作时,惊讶发现100多株疑似中药材重楼新种,专家表示将采集标本回中科院进一步分析确认。
当天,专家们冒着泥泞山路,走村入户与老乡们交流经验,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在实地察看村民重楼种植时,纪运恒研究员在该村好几处发现了形态特征不一样的重楼,这让专家们十分兴奋,经仔细查看基本确认这是重楼的一个疑似新种。
纪运恒介绍,这次在万源新发现的重楼,在形态上与分布于越南北部到云南南部的南重楼较为接近。但花瓣线性、雌蕊花柱基橙黄色、叶片、叶脉正面凹陷、叶背面突出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南重楼,疑似一新种,待采集标本回中科院进一步做DNA分子条形码分析确认。
“在万源发现重楼疑似新种,主要分布于丝罗、溪口,种群大约有100多株,对于研究重楼品种、丰富大巴山中药材种质资源和打造大巴山重楼道地中药材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达州市林业园林科技中心一工作人员说。
(魏坤 本报记者 彭凡珊)
名词解释
重楼,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一般重楼叶5-9片,通常7片,轮生于茎顶,壮如伞,其上生花1朵,花梗青紫色或紫红色,故称七叶一枝花。目前,达州市重楼属植物资源大致有华重楼、凌云重楼、球药隔重楼、狭叶重楼、金线重楼、花叶重楼、巴山重楼、毛重楼等8个种和球药隔重楼与华重楼的自然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