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纪委、市监察委、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全媒体直播节目《阳光问廉》第六期如期开播。本期《阳光问廉》,节目组走进渠县、宣汉及市农业局,调查曝光出三大问题:宣汉县未成年人“泡”网吧,文化执法大队形同虚设;渠县小学老师有偿补课,让义务教育彻底变味;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套取公款私设“小金库”,滥发福利补贴。
节目现场,通过主持人的犀利问廉,相关责任人被“拷问”得面红耳赤、如坐针毡,再一次给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未成年人“泡”网吧 部门监管走过场
未成年人不能进网吧,这是法律的规定。然而在宣汉县城内,沿街的网吧总有中小学生扎堆上网打游戏,网吧门口放置的“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标示牌形同虚设。未成年人进网吧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就连小学生都能随意进入。《阳光问廉》节目组工作人员拨打举报电话后,却迟迟不见有人到场介入监管。更令人吃惊的是,网吧老板似乎提前收到消息,在执法人员赶到之前就将网吧内的未成年人带离。经过调查,宣汉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不仅懈怠执法,还给网吧老板通风报信,与其沆瀣一气,而主管领导竟对此一无所知,监管不力。
面对节目中曝光的问题,该执法大队大队长承认在人员管理和业务管理上存在疏忽,管理不到位。宣汉县文体广新局局长当场表态,将立即着手整改。宣汉县副县长张家芳表示将坚决对此事逗硬问责、从严处理。目前,涉事人员已被调离执法岗位,事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宣汉县将组织专项联动巡查,全面整顿此类情况。
部门私设“小金库” 公款滥发补贴金
工作人员停薪留职,下发的工资却成为了部门内部的私藏资金,与虚开耗材、房租租金等所获资金共同进入了部门的“小金库”,用于私发职工补贴金或直接进入领导囊中。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就主导了这样一场违规套取公款的“智谋”。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市农业局管辖下的环监站就往“小金库”存入了92万余元。而环监站原站长李红霞却仅以“留住人才、推动工作”等说辞回应腐败。在本期《阳光问廉》直播现场,观众无不为这个“小金库”震惊,而对这个问题的曝光也表明了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的反腐态度和力度。
市农业局副局长王良平对所曝光问题感到汗颜与自责,承认作为分管领导在监管上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接下来将积极配合查处、绝不姑息。同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建章立制规范运行,加强警示教育肃清系统毒瘤。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起事件中,存在违规审批工作人员停薪留职情况和单位吃空饷现象,是违规套取公款行为,将对所涉薪资进行追回,并加大监管查处力度。
小学老师有偿补课 学校却称“不知情”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减免了中小学生的受教育费用,不用交学费就可以上学读书。然而,在渠县渠江镇第三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老师每学期都向每位学生家长收取800元以上的补课费,让原本的义务教育彻底变了味。在管理部门到校检查时,老师还警告家长协助其瞒天过海,应付检查。学校存在如此乱象,而面对《阳光问廉》节目组的提问,校方却表示不知情。
事情曝光后,渠县教育局确证后对违规补课人员进行了处理,并责令学校完善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师德教育。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军当场表态,接下来将深入开展调查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开通举报渠道,严格查处违规补课问题。渠县副县长敬永香承诺,将对此事件严厉问责,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警示教育,防范类似问题再度发生,保障教育体系的规范运行。
(本报记者 刘苏颉 彭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