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社会现场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城外卖“送餐王”一年送出15878单
叶小明:不是睡觉就是送餐

    一辆后载餐箱的摩托车,一套蓝色工作服,一顶带罩头盔,再加上一个手机,便是骑手叶小明工作的全副装备。每天,他都很早出发,穿梭在西外的大街小巷,往返于商家和顾客之间,以最快的速度将餐食送到客人面前。他是“外卖小哥”队伍中的一员,也因为送单多、服务好被公认为最出色的一员,成为同行口中的“单王”。

    寻找2017年度“送餐王”

    今年元旦第二天,外卖平台“饿了么”发布了2017年度订单数据,揭晓了很多地区的“送餐王”,倍受关注。达州的“送餐王”在哪里呢?带着好奇,记者开始在全市寻找2017年最勤奋的送餐人。

    根据几个外卖小哥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到“美团”、“饿了么”两大主要外卖平台的达州站负责人。据介绍,达城的外卖配送分为三个区域:市内、南城、西外。每位骑手都是在固定的片区送餐,业绩也首先体现在该区域的实时排行榜上。经过一系列的搜索、统计,达城最大送单量外卖小哥终于出炉,在“饿了么”西外站工作的骑手叶小明以15878的单量成为了2017年达州城区的年度“送餐王”。

    每月霸屏送单量排行榜

    “不用采访我,采访他们吧。”在记者拨通叶小明的手机后,他有些吃惊,欲言又止。他说自己正要准备出发上班,没有太多时间接受采访。当时是早上10点过,记者从“饿了么”西外站点经过时,一大批骑手正聚在一起说笑、取暖。他们说,叶小明昨天是上晚班,晚上12点以后才下班回家。

    在和记者沟通后,叶小明最后答应在开工前接受采访,地点在达一中新校区附近。叶小明身着工作服骑着摩托车来,半小时后就是点餐高峰期,他随时准备出发送餐。

    浓眉方脸,戴一副框架眼镜,粗砺的面容混合低沉的嗓音,一显生活历练后的沧桑与成熟。“他很朴实”,“饿了么”站长梁德龙这样描述他。

    记者了解到,叶小明是2016年10月才开始做骑手工作的,之前长时间从事家装水电承包工作,由于活多事杂,业务不稳定,所以选择换工作。凭着曾经对外卖派送行业的一点了解,他认为这份活计灵活自由,作为过渡职业再好不过。一干就是一年多,几乎每月都是所在外卖平台的全市送单量冠军。

    “要跑就跑好,不会来混时间。”这是叶小明在应聘时说的话。时至今日,他用一年15878单,月均1323单的成绩给出了证明。

    “不是睡觉就是送餐”

    叶小明是宣汉人,家人目前都住在宣汉。每月的头两天,叶小明会回宣汉看望家人,其他的日子,他“不是睡觉就是送单”。其实,公司一个月并不止两天休息日,但叶小明每月只给自己放两天假。他介绍说,做骑手每天有三个班次:早班、中班、晚班,分别是上午7点、9点、11点上班,时长都是12小时。一般的骑手每天集中在午饭和晚饭两个饭点忙,但他基本是早出晚归,上了中班还要上晚班,每天工作15小时。“我上班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个小时,早上5点半起床,不到7点就出发上班,直到夜里12点。”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一般人都会感到累,难以坚持,叶小明却并不觉得,只说“睡一觉就好了”。

    说起高送单量的好成绩,他欣慰一笑:“去年9月才最多,有1870单,挣了9800,嘿嘿。”腼腆中透着自豪,样子十分亲切。

    动力来源于家庭

    有的骑手对于收入目标小,是冲着“自由”来的,一个月挣够3000多就够了;也有的骑手是盯着这份工作的流动性,来体验生活的,干两个月就离开。叶小明不是,每月至少跑多少单,每天要完成多少单,他都计算好的。常言说,有压力就有动力。叶小明是两个孩子的爸,大的今年11岁,五年级,小的7岁,今年9月就要入学。家里开销大,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叶小明不得不拼命挣钱。

    一个人在达城,叶小明也说不上是否感到孤独,但是心里随时装着家人,他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心顾客食品安全

    同行眼中的“单王”,老板口中的“优秀员工”,叶小明早已是外卖派送界的“名人”。前几天,叶小明重新换了辆摩托车,心想着送餐工作效率又能提高了。除了这些,叶小明觉得应该有点“责任心”。

    “小叶,你的着装有点脏哟。”主管在一次早会中对叶小明说。当天晚上,叶小明回到家就把工作服清洗了,还把摩托车和车后的餐箱彻底清洗了三遍。第二天一早,他就找到主管请求检查。“是有这个事,因为我们这行对餐品的安全是比较重视的,所以当时提了句,没想到他非常积极,还主动让我检查。”叶小明的主管梁先生说。

    一番交谈后,记者发现,在朴实的外表下,叶小明身上自带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勤奋高效的行动力,使得他长期保持着好业绩。工作里,经常的冷风吹、烈日晒也从不偷懒不怕苦。这份工作让他受累受委屈,但是也让他自豪与荣耀。

    “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中。”这就是他成为“送餐王”的心法秘诀。

    (本报记者 刘苏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看点
   第02版:达州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城管之窗
   第05版:医药周刊
   第06版:医药广告
   第07版:医药健康
   第08版:医药健康
   第09版:人物
   第10版:民生热线
   第11版:县市法治
   第12版:社会现场
达城外卖“送餐王”一年送出15878单
哥哥带两岁弟弟路边等妈妈
老大爷与同伴开个玩笑 健身器材居然就坏了
达州交警推进“百日平安会战”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