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寿险公司净利润数据也随之出炉。据统计,目前已经有76家寿险公司披露了相关数据经营数据,其中有40家盈利,净利润合计约996亿元;36家亏损,合计亏损约248亿元。从寿险公司盈利与亏损的分布来看,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5家合计盈利804亿元,占据盈利寿险公司的八成以上;有四家险企亏损近190亿元,占亏损险企的76%。
5家险企 拿走行业八成利润
今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净利润分布依然保持以往态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5家合计盈利804亿元,占据盈利寿险公司的八成以上。
从影响寿险公司净利润的几大因素来看,投资收益驱动以及准备金补提对账面利润的负面影响弱化等原因使得今年前三季度寿险公司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幅。
与个险保费增长对应的是,寿险代理人队伍规模继续扩张且量质齐升,9月末平安、国寿代理人数量分别为143万人、163.5万人,较年初分别增长29%、9.4%。
4家险企 亏损均超10亿元
在大型寿险公司大赚的同时,一批中型险企则呈现大幅亏损。据悉,前三季度,有四家险企净亏损近190亿元,占亏损险企的76%。
整体来看,有4家险企亏损超过10亿元;有12家险企亏损介于1亿元-10亿元;有20家险企亏损低于1亿元。
随着监管政策出台,以及多家银行对中短存续期产品代理售卖规模的限制,个别亏损中小险企前期依赖银保渠道销售万能险实现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业务模式面临调整压力,银保渠道控制力弱化,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下滑明显。在保费收入下滑的同时,这些中小险企此前大量销售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今年以来进入高退保期,随着退保和满期给付的增加,公司需要持续预留大量现金及等价物,进一步削减可投资规模,从而使得投资收益进一步下滑,投资端弥补承保端成本压力有所加大,经营出现亏损。
类似上述经营情况的险企并非个例,在我国寿险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一批中小公司生存发展面临以下三大困境。
一是有保费无价值,持续亏损。
二是资产驱动负债,难以为继。监管部门重拳叫停资产驱动负债发展模式,赚取短期利差模式不可持续。
三是市场主体增加,竞争加剧。目前国内拥有近80家寿险主体,数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是日本的两倍。
2012年-2016年,我国寿险业原保险保费增长1.2万亿元,七家大公司占比约40%;2014年至2016年,中小公司行业利润占比分别仅为20.14%、23.2%、19.32%;大公司分享了代理人增员的绝大部分红利,招募到接近90%的新增人力。
(据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