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七点左右,72岁老人李吉泮都会戴着老花镜,坐在客厅沙发上,仔细阅读当天的达州晚报。“今天‘丁山帮办’又帮一个孩子解决了户口问题”“达州公交线路大调整,从南外二号干道到我们家可以坐28路”……看完报纸,李吉泮都会很自豪地向老伴说起报纸上的内容。
这种习惯,李吉泮已持续10多年。在他心中,达州晚报已成为他最好的朋友,10多年来,他每天都充满期待。
爱看“丁山帮办”
健康知识剪下收藏
李吉泮老人家住达城朝阳东路城市花园小区,每天早上吃过早饭,老人都会手捧达州晚报认真阅读。“达州晚报上的新闻,我最喜欢看,尤其是那个‘丁山帮办’,特别好。”李吉泮说,“丁山帮办”专栏非常接地气,里面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他都是一字不落的阅读了解。“我还喜欢看关于达州记忆的报道。”说起自己最爱的内容,李吉泮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些稿件总是能唤起我对老达城的回忆,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老人说,他身边的老年朋友都很喜欢达州记忆专栏的稿件,让人忆古惜今,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除了喜欢读报,李吉泮也喜欢剪报,看到重大新闻或是政策性资讯都会把它剪下,再夹在笔记本内收藏。有时遇到有用的健康知识,也会剪下来或者复印下来。
老人说,这些健康知识对养生很有帮助,有时他会拿给家人看,有时还分享给身边的老朋友。
读报学习
提高防范意识
这些年来,李吉泮一直坚持订晚报、看晚报。在他看来,《达州晚报》不仅内容丰富,更深入群众,反映群众呼声,与老百姓心连心。而他也通过阅读晚报,了解了身边的热点时事,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在晚报上看到很多乘客将物品遗失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因下车时未索要发票,未能找到遗失车辆,因此每次外出坐出租车,我都多了个“心眼”,都会向出租车驾驶员索要发票。
李吉泮告诉记者,因为读报,他还了解了很多达州重大案件以及各种骗局手法,所以保健品骗局、电话诈骗等,他都不会上当:“无论他们怎么打电话,我都不会相信,还和他们吹牛,‘忽悠’他们。”老人笑着说。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让李吉泮老人提提对《达州晚报》的意见和建议,老人很开心地说,“《达州晚报》是我看达州变化的一扇窗口,也是我多年来的好朋友,我希望它越办越好。当然,明年、后年,我还会继续订报、读报!”
(本报记者 彭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