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已不再是学生“一个人的作业”,家长也成为家庭作业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大多布置了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低龄孩子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此外,要求家长对家庭作业签字,也令不少家长感觉是一项“负担”。近日,浙江某学校叫停家庭作业家长签字,引发社会对家庭作业的热议,达城家长有什么“良方”呢?
【学校】推出“弹性离校”时间
在政法部门工作的刘丽告诉记者,她每天工作很忙,而孩子却要等她下班后陪着才能做作业,晚上8点半左右做完,然后她再检查一遍。
针对这样的问题,达州一所民办学校提出了为家长减负的办法。该校将小学放学时间推迟到晚上7点半,学生可以在学校食堂吃完晚饭,然后在课堂上选择读书、做手工、做作业等。
该校综合考虑了两方面问题:一是课后作业辅导,二是家长下班时间。这项措施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学生回家后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家长下班时间比学生放学时间晚的问题。
【家长】校外托管班“管”孩子
王先生家住西外金龙大道附近,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儿子每天下午4点多放学,夫妻两人先是将儿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又试着带到单位,但均未处理好儿子的家庭作业问题。最终,王先生决定将儿子送进离家不远的一家作业托管机构,下班后再去接他。
据王先生介绍,该机构要收取一定托管费用,同时需要家长自己将孩子送至该机构。
【声音】选择适合的托管方式
针对小学生作业托管现象,记者采访了全国高校教学说课比赛二等奖、达州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教师袁维。
袁维分析,需要作业托管服务的学生,除特殊原因外,一般有4种原因:一是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辅导;二是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无力辅导;三是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均不在家;四是家长看到别人托管,担心自己孩子不参加会落后,存在攀比心理。
袁维认为,现在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已不再是学生“一个人的作业”,家长也成为家庭作业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此外,很多小学都要求家长检查完家庭作业后签字,不少家长感觉,孩子的家庭作业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项“负担”。
在针对作业托管问题上,他建议,家长应当先考虑学习环境和氛围,其次再考虑师资、离家远近、机构管理方式等,综合各方面情况选择适合的托管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尝试】设职工亲子工作室或“弹性离校”
今年国庆长假,市公安局开办了为期8天的民警子女托管班,共有13名民警子女参加。该局提供场地让孩子做作业、阅读书籍、参观市局、做游戏等,对参加托管班的民警子女进行管理、教育,为民警投身各项安保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但是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临时托管班也就取消了。
据悉,要想全面推行职工亲子工作室模式仍有许多困难。渠县崇德实验学校教师邓明胜建议,因小学放学时间早,可推行“弹性离校”制度,即学校在放学后加上一节自习课,孩子可在校先做好作业,也方便家长下班后接孩子。
据记者调查,达城也有少数学校引入“弹性离校”服务,但主要是学费较高的民办学校。邓明胜建议,如果家长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最好家长亲自辅导孩子,这样可以增强亲子间的交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求。(本报记者 冯津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