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渠县一男子因为突然发现自己“年轻”10岁而犯了愁,为迟到十年才能“退休”享受国家有关补贴而寝食难安。
“年轻”10岁成心结
据悉,渠县文崇镇石湾村的村民蒲某文实际年龄已59岁,眼看明年就将年满60周岁,有资格享受国家农保补贴和其他惠民政策了。然而,当他从柜子里翻出户口本,去渠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申办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却发现户口本上登记的年龄比实际年龄整整小了10岁。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更正,那么他就将延迟10年才能“退休”享受国家有关补贴。
随后,蒲某文向文崇派出所提出更正年龄的申请,却因为无法提供有力的原始资料依据等,而被警方暂时搁置。从此,这件事就成了蒲某文最大的一个心结。
民警及时调查解忧
今年以来,渠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推进户籍改革相关会议精神,积极响应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的号召,大力开展户口整顿工作,认真清理整顿户口问题,及时更新公民户口“重、漏、错、假”等相关信息,最大限度精简程序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方便办事群众。
蒲某文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渠县公安局户政中队反映了自己年龄被错录的情况。户政中队长张红艳、行政审批股股长张毅高度重视,迅速责成文崇派出所户籍民警按照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特事特办的原则,尽快按照相关规定帮助蒲某文办理好相关手续,并第一时间汇同辖区户籍民警、村社干部深入文崇镇石湾村开展走访调查。
民警走访调查获悉,以前的户籍属于乡政府管理,都是手写的红色小册子户口簿。后来,公安机关清理整顿户籍时,由村干部申报户口、乡政府工作人员统一登记造册移交派出所时,在将纸质台账录入电脑的过程中错将蒲某文出生时间1958年录成了1968年。虽然蒲某文无法提供相关资料,但其年龄存在明显错误——其户口簿上的年龄比其老婆小14周岁,只比自己女儿大11岁。经过一周的调查取证,民警终于收集到了证明蒲某文真实年龄的佐证材料,并经行政审批股批准及时更正了其出生日期。
(涂荟 本报记者 罗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