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地处四川东部大巴山区,全市辖区有通航河流16条,大、中型水库近20座,通航里程达860余公里。全市渡口码头有近200处,综合客运港口4个,拥有各类运输船舶2000余艘。水路运输以州河、巴河、渠江为主干流,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内陆水运网络,水路交通是我市交通枢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达州市地方海事局成立于2002年,它与达州市航务管理局、达州市船舶检验局同属一套班子,全市航务、海事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局党政班子的带领下,担负着辖区以达州港、宣汉港、渠县港为重点的港口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船舶检验、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对万源市、大竹县、开江县辖区内的水路交通航务、海事、船检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安全监督。全市辖区内每年平均完成客运量近8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000万人公里;货运量600万吨,货运周转量6000万吨公里。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达州市地方海事局党政班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秉持“以水运安全保平安、以生态环保求和谐,以科学技术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水运发展,全市水运行业得到了更为和谐的可持续良好发展,全市水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安全工作步上了新的台阶,为达州综合交通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安全生产连续七年无事故
达州市地方海事局在大力深化改革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水运交通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作为水运事业发展的基石,严谨扎实地推进全市水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安全工作责任,确保了全市水运交通安全生产工作连续7年平安无事故的佳绩。该局的规范化安全工作经验在我省兄弟地区水运交通安全工作交流中得到了肯定和借鉴。
强化责任落实,实行目标管理
为切实推动全年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达州市地方海事局每年年初坚持对刚刚过去的一年进行全面、认真、科学地总结,总结工作的经验、教训,理清和立项整改仍然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让上一年的问题成为新一年的老问题,强化责任,强力整改。另一方面,对新一年的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进行提前思考,对新一年的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政府新的水上交通发展规划、未来辖区水文气象、辖区水运交通资源、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认真综合分析,研判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思考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险点、复杂衍化趋势等,提前制定出相关应对措施预案,既拿出全局整体工作安排,也细化工作方案,分解工作目标,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达州市地方海事局积极打造团结进取的集体文化氛围,把建立和巩固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作为安全、环保工作重点,形成了分片包干,综合施策,专项督查的工作机制。
思路明确的工作理念,突出了“责任明确和目标管理”,为我市水运行业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安全知识宣讲
“一心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近年来,达州市地方海事局积极广泛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水运交通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全社会重视水运安全的良好氛围。
该局跳出安全宣传以“乘客、从业人员”为主的圈子,在强调乘客、从业人员、社会群众等为宣传对象的同时,还将水运安全宣传“从孩子抓起”作为安全宣传工作的长期重点,达州市地方海事局积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上平安交通,安全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把安全宣传工作沉入社会基层,从孩子抓起,长期坚持,扩大和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范围和力度。达州市地方海事局在渠县三汇中学、大竹县第四中学、宣汉东乡镇一完小等辖区中、小学,举行全校师生共同参加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演讲课,受众逾2万人次,以点带面,促进了全社会关心和重视水上交通安全;在每次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中,达州市航务海事系统干部职工把开展水上交通求生自救、救生衣穿戴、乘船注意事项、船舶消防知识等课目的实习演练学习作为重点,扎实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
达州海事人在安全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和创新上一刻也没停止,在达州市地方海事局的倡导下,在宣汉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宣汉县地方事处积极加强与学校的融合、联系,还成立了宣汉县少年海事学校1所,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参观海事巡航船舶及安全监管设施、设备,了解船舶航行方面安全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开阔了孩子们的水上交通知识面,同时也提升了达州航务、海事行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船舶防污能力
安全工作的核心,离不开安全监督检查。达州市航务、海事系统高度重视水运行业安全生产、水运环保的监督管理工作,把严格监督管理,严格依法行政,以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和手段,规范水运行业的生产安全及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市地方海事局的有力领导下,全市航务、海事系统各单位把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检查与水运行业环保专项督查紧密结合,仅今年上半年,就出动检查组311个次,出动检查组人员1034人次,出动检查车、船302艘(台)次,检查船舶1445艘次,检查渡口码头380座次,检查通航水域集中饮水40处,整改船舶环保问题1050余条,配备船舶垃圾桶1570个,配备船舶油污桶1190个,发放、张贴宣传单、横幅、标语6400余份。强有力的行政监管,规范了行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行为,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提升了船舶防污能力,近七年来,全市未发生过一次船舶污染事故,确保了水运环保安全。
加强船员培训管理,提升船员技能
“行业安全管理,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做起。”达州市航务、海事系统在加强行业安全管理上,强调以人的素质,促进工作进档上阶,并以从业人员源头管理为抓手,督促船员培训机构落实海事局对船员工作的中期审验,同时建立和完善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协助达州市唯一一家培训机构完善管理和教学培训质量,使其顺利通过了部海事局评审验收,获得了船员培训资质证明文件。目前,达州全市培训各类船员达1000人次,考试合格率在95%以上。
达州市航务、海事系统各单位,在市航务、海事局的组织领导下,以各县处为单位或以市海事局统一组织等多种形式开展干部职工安全、技能、法规等培训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船员安全教育学习,提高船员业务技能。近来年,以采取分片举办、集中上课、统一教材、优化师资等方式开展船员业务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船员实际操控船舶能力和遇险应变能力。近几年来,全市参加学习船员达10000人次以上。
强化网格化管理,规范巡航工作
创新安全监督管理方法,规范安全监督管理行为,出新措,立新规。达州市地方海事局统筹全市巡航监督管理,在全市采取以定时巡航、区域巡航、点面结合等方式,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巡航工作。对全市24个重点客渡码头实行适时跟踪,点对点督查;对4处重大地质灾害采取挂网督办,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以网格化管理,严谨措施,严格规矩,严防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全市近年排查各类隐患30余处,并上报到市安委会下达到各辖区政府整改完成,形成了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为提升行业安全,在达市航务、海事局的组织领导下,达州水运行业积极作为、主动作为,采取客渡船舶合并改造、推行渡口改人行桥,公益性渡口渡船建设等方式,以省航务局公布的推广“内河乡镇客(渡)船简统船型”为契机,在全市推进了客(渡)船舶技改工作,先后建成渡改人行桥70余座、改建渡船110余艘、改建客运船舶260余艘,全市客(渡)船舶由原1196艘减少到目前的430余艘,淘汰老旧客(渡)船舶600余艘。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达州水运行业连续多年平安无事故,为达州市综合交通事业的发展,为达州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放眼未来,推动水运行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业与环保相互依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行业安全的内涵已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环境安全决定生存安全,环境安全影响行业安全”已成为社会话题,当前“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呼吁和行动的脚步响彻神州,达州市航务、海事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认真贯彻和落实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环保共生共荣,一损俱损”责任要求,把水运交通生产安全与水运行业环境保护紧紧结合在一起,同时监督、同时检查、强力处置,针对达州辖区水运行业的实际,制定了《达州市水运行业绿色发展工作方案》、《达州市水运行业环境保护分片督察实施方案》、《达州市地方海事局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等工作安排和制度,把行业环境安全与行业生产安全融合一起,完整地推进行业的整体安全和发展。如今达州市航务、海事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航务、海事局的组织领导下,放眼未来,开启了安全、环保一起抓的新时代,以“推进达州市绿色水运发展行动”为己任,以爱家乡,爱行业为荣耀,立志在家乡的土地上“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航行更安全”,与全市人民一道努力打造青山绿水,促进达州水运行业可持续蓬勃发展。
(邵中芳 韩春林 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