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7月,达川区开展了集中整治侵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干好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基层“微腐败”,真心实意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实事的“民情户户通”。自达川区“民情户户通”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深入基层与广大群众面对面交流,走村入户,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聚民心,畅通了群众与政府的关系,得到了群众的高度称赞!
转作风 解民忧
畅通服务群众新渠道
百节镇梯岩村书记邹兴平在开展“民情户户通”走村入户时,了解到蒋世英的丈夫、母亲相继生病,高昂的医药费几乎花光了他们的积蓄,生活十分困难。邹兴平了解实际情况后,立即为她申请了一万元的产业发展周转金。
“以前,都是我们遇到困难了上门找村干部帮忙解决,现在,不用我们跑路,干部主动到家里来了解我们的困难,想办法帮忙解决。”干部作风的转变,让“蒋世英们”十分高兴。
8月初,管村镇二尖村五保户刘芝书不小心摔伤了,因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一直在家养伤。村主任唐自华走访了解到刘芝书的困难后,立即为刘芝书联系医院,并为其垫支3000元医疗费用。
据了解,“民情户户通”建立了“主要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户”工作制度,确保活动不挂空档,走访不留死角;推行“社干部周访、村干部月访、乡干部季访”工作机制,尽可能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零距离传党音、听民声、汇民意。
化民怨 聚民心
提升群众“幸福感”
“民情户户通”不仅解民忧,还聚民心。去年以来,达川区以严查基层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为突破口,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干好事为基础,融洽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杨柳社区李大爷反映,该社区安装设备时可能存在问题。区纪委约谈了杨柳社区书记、主任,对方主动承认了问题。目前,该案已上报达川区纪委审理。据了解,自翠屏街道开展“民情户户通”以来,街道干部走进了20050户群众家中,收集民生问题393条。截至目前,已经解决171条,73条正在解决。
管村镇的“民情户户通”也“收获”颇丰,通过走访了解线索4件,针对收集的线索,镇纪委谈话28人次,其中,主动交代违纪问题15人,共退缴违纪金额5300余元,谈话提醒2人,“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微腐败的发生。” (本报记者 谢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