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地面塌陷,汛期也不怕睡不着觉了。”宽阔的广场、整齐漂亮的楼房、配套的基础设施、舒适的居住环境,28日,记者在达川区江阳乡两角村11组,感受到该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给10户村民带来的福音。地灾避险搬迁项目既圆了村民们的安居梦,还让他们搭起了致富桥。
近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2014年至今,全市已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95处,对受威胁群众实施避险搬迁安置7393户,今年避险搬迁175户,有近3万群众不再受地质灾害威胁。
汛期曾不敢在家睡觉
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域。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最新排查,全市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790处,且分布广泛,直接威胁影响着全市7498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前最怕的就是汛期,汛期来了,我们根本不敢睡觉。”王小红是达川区江阳乡两角村寨岩角(小地名)村民。2012年起,寨岩角一带出现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王小红和其他村名饱受威胁。
2015年,随着国土资源部门地灾避险搬迁项目的落实及居民安置点的修建,王小红一家六口高高兴兴从半山腰搬进了村民安置聚居点的新家,还在家门口开起了超市,“现在交通很方便,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也很完善,跟城市小区环境相差无几,最关键的是现在的收入水平比以前好得多!”王小红开心地说。
今年搬迁群众175户
在两角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已有10户村民搬进了新家。
“这些村民以前主要是靠种粮、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如今通过国土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不少村民开了超市、办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江阳乡人大主席陈斌说。
据记者了解,自搬进新居以来,村民们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周边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好转。
“地质灾害防治是‘生命’工程,是关系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大事,要将地质灾害治理和避险搬迁安置纳入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做好。”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市国土资源局资料显示,今年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790处,潜在威胁人数7.4万人,潜在经济损失23.6亿元。目前,该局已及时编制完善了《达州市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每一处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开展了“识灾、辨灾、避灾”等地灾防治知识宣传培训,落实监测人员2015人,并逐点落实了防范措施。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如今避险搬迁群众175户;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主体工程量的80%,预计10月底将全面完工。 (本报记者 彭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