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医药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3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立医院 在达州“邂逅”清华大学的教授
未来3年 达州卫生计生改善民生的10件大事
·吴海名 本报记者 罗天志 实习生 胡蝶·

    编者按

    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两个定位,奋力推进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健康达州”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院就在家门口,全新的妇女儿童医院,新办的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全市看病挂号、住院结算、病历存储一卡通,医务人员可保留编制创新创业......到2020年这一切将不是梦!

    8月25日,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全市卫生计生十项重点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速“健康达州”建设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为达州未来3年卫生计生民生工程浓墨重彩地谋篇布局!

    ●新建华西医院达州分院

    ●申办达州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建成达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

    NO.

    1

    未来3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积极引进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优质的医疗资源和管理资源,提升全市公立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到2020年,达州市中心医院建设成为全市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建设国家级肿瘤微创示范中心,成为川东区域医疗中心;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积极打造川东中医医疗中心;各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至少建成5个省、市级重点专科。

    到2020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分时分类预约诊疗、费用清单自助查询、检查结果自助查询、日间手术等便民服务,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

    NO.

    2

    社会办医

    别再用有色眼镜看民营医院

    民营医疗机构作为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充,未来3年内,按照每千常住人口1.5张床位对社会办医进行总量和结构控制,强化社会办医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和方式创新,在不突破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具体数量、类别和地点等限制。同时,全面落实社会办医各项优惠政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引导民营医疗机构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到2020年,主城区新建2家以上三级民营医院,全市新培育8家二级民营医疗机构。

    华西分院 何须舟车劳顿?华西专家就在家门口

    NO.

    3

    3年内,按照三甲医院建设标准,在达州市主城区选址新建1所三甲医院,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品牌、管理团队和技术力量对新建医院进行全面管理。到2020年,通过联合办医、构建“华西-达州”分级诊疗体系等方式,推动华西医院优势医疗资源入驻达州,帮助达州医疗机构在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医疗技术、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提升。

    中医药职业教育 报名吧!中医药学的高职院校明年招生

    NO.

    4

    在西南职教园区按照高职院校设置标准规划建设达州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医学、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针灸推拿、中药生产与加工(中药栽培、中药养殖、中药炮制方向)和护理(中医、康复、老年方向)等6个专业。2018年秋季学院投入使用并开始招生;到2020年学院实现招录在校全日制学生3000人,拥有专任教师188人、直属附属医院1所(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通川区中医院、达川区中医院)、教学医院11所,成为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医药职业教育中心。

    分级诊疗 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NO.

    5

    全面实施医师区域注册、城乡对口支援及远程医疗会诊工作,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会诊中心,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率达到40%以上。

    3年内,达州市中心医院、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教学医院组建医联体;组建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县级中医医院为骨干的中医医疗集团;部分乡镇卫生院将实现由县级医疗机构托管。到2020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92%左右。

    公共卫生 让保障更完善 让服务更均等

    NO.

    6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未来3年,达川区、宣汉县、大竹县、渠县疾控机构达到三级乙等标准,其他县级疾控机构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市精神卫生中心建成三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县级设置或明确1所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市、县公立综合医院设置精神或心理卫生科室。

    妇幼保健 产科“一床难求”将成为历史

    NO.

    7

    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规范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保障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未来3年,我市将建成达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增妇产儿科床位200张;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标准,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数达到17张,切实解决产科“一床难求”的突出问题;全市新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3个;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保持在全省低位水平。

    健康产业 中医中药成链发展 医养结合成片打造

    NO.

    8

    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突出中医药全域旅游养生文化特色,推出与中医针灸、按摩、理疗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在铁山森林公园、宣汉巴山大峡谷、万源龙潭河等旅游景区,建成3-4个集养生养老、医疗保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康养基地。3年内,全市初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制和运行模式,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初步构建。

    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路径,市级层面积极推动,县级层面主体实施,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产业成链发展、有序发展和协同发展。3年内,全市将建成省级重点中医专科16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15个,建成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100家,打造中医药工作示范乡镇100个、中医药工作示范村卫生室1000家;以万源天麻、宣汉黄连、达川乌梅等优势品种为主导,建设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加强中医药企业、产品和品牌培育,积极引进中医药生产企业,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

    健康信息化 让医疗更智慧 让群众更便捷

    NO.

    9

    未来3年,完成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居民健康卡将取代各类就诊卡、预付卡、计划免疫卡(证)等功能。同时,以居民健康卡为载体,逐步推进居民健康卡与金融IC卡、社会保障卡功能加载和应用整合,在医疗卫生服务身份识别,基础健康信息存储,跨地区、跨机构医疗费用结算,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完成“智慧达州”市民卡建设任务,方便群众“一卡多用”。

    NO.

    10

    行业管理 让体制有创新 让机制更灵活

    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调整、财政补助、等级评审和领导班子薪酬、任免等挂钩。优化医疗机构绩效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编制内外同工同酬。

    鼓励创新创业,经所在单位同意,允许公立医院中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不含领导班子成员)离岗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或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3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工龄连续计算,薪级工资、专业技术职务等按规定正常晋升;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规定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部分,以及科技人员从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所获得的劳务报酬和绩效奖励,不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对获得科技奖、发明专利奖的医技人员,单位给予一定奖励,并纳入技术职称、评优的优先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看点
   第02版:时事要闻
   第03版:社会现场
   第04版:城管之窗
   第05版:医药健康
   第07版:医药健康
   第08版:医药健康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县市新闻
   第12版:国际国内
06
未来3年 达州卫生计生改善民生的10件大事
我市举办产后出血预警机制 质量控制培训班
全市克山病消除评估 完成市级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