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
我虽未生于斯,却长于斯。34年了,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我在这里结婚生子追逐梦想。我在这里欢笑也在这哭泣。达城,早已成了我真正的故乡,融入了我的呼吸和血液。我爱这座城市,不仅因为她生活方便、人们热情耿介豪放,也不仅因为她四面有苍翠的铁山、凤凰山和火烽山,更是因为这里有一条我梦里的河流——州河。
1981年,不满10岁的我来到达城三完小读三年级,三完小在滩头街,挨着州河。一到夏天,几乎每天中午不睡午觉,和两个男同学偷偷到河里扳澡,晒得黢黑。班主任一看便知是私自下河了的,所以我们经常会被罚站请家长,然后就是写检讨挨打。可管不了两天,抵挡不住州河的诱惑,继续下河扳澡。那时的河水啊好清亮,两岸绿草茵茵,河边的沙滩细细的、软软的、暖暖的,光脚板踩在上面——真的好舒服。到了秋天,几个小伙伴沿着河岸扳螃蟹,筐小鱼小虾,很是快活。我小学时光的欢乐,大都是州河给我的。我想,大多70左右的达城人,儿时对州河的爱恋肯定不会亚于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达城规模不断扩大,污水直排,河水开始变臭;挖沙船来了,州河被挖得千疮百孔。河里的鱼虾不见了,岸边的沙滩绿草消失了,我们再也不敢到河里游泳了,因为在被污染的河水里游泳,可能会得皮肤病;在千疮百孔的河里游泳,则有性命之虞。漂亮的州河变脏了变臭了。整个初中甚至高中,都再未下过河。我甚至一度拒绝逛滨河路,即使从河面吹来的风,也带着一股臭味。她的容颜变得不忍直视。我梦里清清如许的州河,慢慢的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流被严重污染的疼痛,在许多地方都感同身受。好在,一切都开始改变了,朝着梦里河流原来的样子。达州城市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建起来了,南外的污水也进入了截污干管。城区河道早就禁止滥挖乱采,经过连年修整,河道变得平缓宽阔。每天都有专门的队伍清理两岸的垃圾,河面也有专业的清漂队打捞。北外石龙溪朱家沟小作坊养殖场经年累月污染河水,近期,数十家小作坊及养殖场全部关闭或搬离。根据最新规定,州河城区36公里河段划为禁渔区,常年以打鱼为生的300多渔民弃船上岸,开始新的创业和生活。为了州河更美好,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上交渔船。五个渡口也将在9月底全取消,州河上的摆渡人同样面临新的营生,他们没有抱怨,理解和支持改善州河水环境。河面上的游乐船亦将进行清理规范……这一系列措施的持续发力,和市民朋友环保意识的空前提升,让州河又变得清亮起来。从罗江灌子滩到下游大中坝,不仅随时都有市民重新跃入州河畅游,还吸引着大量赤麻鸭白鹭等野生鸟前来觅食安家。滨河路北延线建起来了,塔沱滨水公园建起来了,州河液压升降坝主体全面竣工,黄泥碥亲水公园即将开放……实现州河城区段“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现在的州河,正是我们梦里的河流,比我年少遇见的她更漂亮更有韵味。道不尽州河的良辰美景,说不完她曾经的哀艳沧桑。州河,我们共同的母亲河,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去践踏破坏她,我们应该更好地守护她,就如她千百年来守护哺育我们一样。州河,我梦里的河流,愿你水长清、岸长绿,美景长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