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促会·
就在追查魏传统党员身份的时候,副军长罗南辉对张国焘说:“我们需要留下魏传统,军队报纸由他编,审俘虏、办案子、起草文件、群众工作由他做,我担保他不会出问题!”张国焘仍不罢休,又把军政治委员杨克明找去,要他整理魏传统的材料,调查他是不是所谓“AB团”或者反革命。杨克明了解魏传统,也器重他做政治宣传工作的能力,所以在张国焘面前也替魏传统担保。回到军部后,杨克明把魏传统叫到办公室,对他说:“老魏,你的命是保住了,但宣传科长当不成了,去当个油印股长吧。”魏传统满怀感激之情,立刻到油印股报到。可没过几天,又有人向张国焘报告,说保卫局长手下的两个红军战士被魏传统给杀了。张国焘听了火冒三丈,严令调查处理,魏传统随即被抓了起来。调查中,两个勤务兵证明那两个战士失踪当晚,魏传统和他们在一起,魏传统这才被放了出来。
1935年3月,魏传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担任红五军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张国焘仍然不忘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多次向保卫局的人交代:“魏传统、吴瑞林、傅崇碧这些人是小知识分子,左右摇摆,要对他们严加审查。”一次在研究处理这几个人的会议上,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和保卫局的负责人争吵起来,最后拔出手枪,“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吼到:“如果说他们是反革命,我就是他们的头,如果要杀他们就先要杀我!”这才结束了争论。
长征结束后,魏传统任西路军先遣工作团秘书长,走上了一条满是荆棘的路。西路军渡过黄河后,边走边打,越往西走困难越大,到了戈壁滩,饮用水比油还珍贵。战士们吃冰解渴,后来连冰都没有了。魏传统看着大家干裂流血的嘴唇带头喝自己的尿液。连树皮都没有吃的了,魏传统流着眼泪杀了战马饮血食肉。这一仗打得极为艰难惨烈,最终西路军败退祁连山。当时,魏传统接到的命令是,带几十个人疏散。领导交给他50两银子,对他们说:“你们沿着祁连山往星星峡走,如果遇到地方民团,这银子就是买路钱。”在凛冽的寒风中,魏传统带着他们翻过了一座座山,艰难地向西行进。路上碰到了被打散的秦基伟等人。聚拢起来的人编成三个大队,魏传统被任命为骑兵大队政治委员。不料,骑兵大队刚刚成立就遭遇马步芳的搜山部队。魏传统带着骑兵大队几次被马家军冲散,最后寡不敌众,魏传统等人被马家军抓到了张掖。在看守所里,魏传统和其他被俘的红军干部一起组建了党支部,他任副书记。他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此刻还不忘统战工作,同关押在监狱中的百姓拉家常,宣传红军的主张,组织大家绝食抗议马家军的疯狂虐待。魏传统代表“犯人”和马家军谈判,改善了被俘红军的恶劣生存条件。西安事变后,经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等大力营救,魏传统等获释,被送往延安。
1937年,魏传统进入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被调到八路军总政治部任宣传科长兼教育科长,主编《八路军画报》,起草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的决定》,出席了讨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会议。他与人编写的《抗日军人政治读本》等7个小册子,受到周恩来的赞扬。
1939年,魏传统与达县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刘超(原名胡敬容)结为伉俪。1940年“三八”妇女节时,魏传统被评选为边区先进妇孺工作者,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
在延安期间,魏传统写了不少文章,如总结红军时期经验教训的《三十三军军史》、《王维舟传》、《反对山头主义》等。在他主编的《八路军画报》、《军政》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1940年入军事学院。1942年调抗日军政大学,主编《抗大》半月刊,和李葆华一起编《学习通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魏传统为抗大70多人纠正了“左”的错误决定,为他们平了反。他参加了创办《军政》杂志工作,出席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成为军队宣传和文艺工作的骨干。
(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