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1日下午,为规范我市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掌握“人工肝”支持技术,提高对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水平,市卫计委委托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在达州市中心医院举办“人工肝”支持技术培训会。参会人员包括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症(ICU)、急诊、肝病、消化、风湿免疫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约160人。
会上,来自山东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以及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为大家授课,并进行人工肝新技术的操作演练。
据了解,人工肝技术,是一种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清除黄疸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使肝细胞得以恢复再生,降低急性、亚急性重型肝衰竭病人的病死率。对于没有肝细胞再生能力的肝衰竭病人,也能延缓和有效控制病情,为等待肝移植供体赢得时间。
本次培训的集成化人工肝支持技术,即现代化人工肝技术,与传统的人工肝方法不同,它是近年来在持续血液净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浆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以及配合血浆置换/透析滤过等十余种方法,可以真正达到个体化的治疗。由于该技术具有比传统单一的血浆置换(传统人工肝)节约血浆资源、减少输血制品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优点,已在国内大型医院中广泛应用。
达州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于2016年投资购买设备,重症医学科派人员出去进修学习并外请教授来院指导,目前已熟练掌握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工肝治疗组联系电话:2386621。
(王标 本报记者 罗天志 刘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