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县市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5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子相继失联数年 六旬双亲愁白双鬓
期盼儿子早日回家 希望知情人提供线索

    在农村有句话叫“养儿防老”,通川区江陵镇杨安仁夫妇已年过六旬,却面临着没有后人赡养的窘境,他们辛苦抚养大的大儿子已失联20年,小儿子也有6年音讯全无,让夫妇俩终日牵肠挂肚,以泪洗面,愁白了双鬓。为此,他们希望通过本报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求助,帮他们找回失联多年的儿子,让他们全家团圆。

    儿子相继失联 父母愁白双鬓

    昨日,记者来到通川区江陵镇香仁坪村4社,见到了杨安仁夫妇。夫妇俩向记者讲述了两个儿子失踪的过程。

    1976年,大儿子杨勇出生,随后又有了二儿子杨政和三儿子杨超(出生后就被抱养出去)。虽然家里不富裕,但他们仍然将最好的都给了儿子。1993年,17岁的大儿子杨勇辍学在家,想外出打工,便悄悄离家北上找父亲,隔年又跟着亲戚去了海南三亚某工地干杂活,1994年底,同在三亚打工的亲戚准备约杨勇回家时,却找不到杨勇了,从此杨勇和家里失去了联系,仅仅在1996年寄回一封信,信里叫父母保重身体、让弟弟好好读书,此后再无任何消息,至今已整整20年。儿子失联后,杨安仁夫妇曾多次到海南寻找,但毫无结果。

    2001年,二儿子杨政考上了攀枝花大学外语系,这让杨安仁夫妇十分骄傲和自豪。2010年5月,杨政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在江苏无锡工作,随后再没有和家里联系过。儿子失联后,杨安仁夫妇在找寻过程中,发现二儿子杨政毕业后先是在成都打工,最初生活十分窘迫,曾向同学借生活费,遭到同学数落后,杨政便与同学断绝了联系,也没向父母说自己的难处,独自在外漂泊流浪,随后和家里失去联系。

    日日盼儿归 望知情人提供线索

    两个儿子的失联,让杨安仁夫妇备受打击,这20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曾多次远赴海南江苏寻访,但都失望而归。如今杨安仁夫妇已不再抱太大希望,并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儿子“人口失踪或死亡”,但在等待法院判决结果期间,杨安仁夫妇还是盼望有知情者能够提供失联儿子们的线索,也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提供帮助。

    通过本报,杨安仁夫妇想告诉失联多年的儿子们,这么多年,他们天天都在盼望游子归来,如今,家里已新建了两间一楼一底的砖瓦房加一个偏厦,不管儿子们在外过得怎么样,父母都不会计较,只要儿子们能回到家中,他们就心满意足。

    在此,本报希望杨安仁的儿子见报后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也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联系电话:杜先生13882829555,杨先生18282957256。

    (本报社区记者 邱一彪 谯继 本报记者 杨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看点
   第02版:时事要闻
   第03版:社会现场
   第04版:民生热线
   第05版:教育
   第06版:深度报道
   第07版:记忆
   第08版:超市
   第09版:体娱圈
   第10版:国际国内
   第11版:法治新闻
   第12版:县市新闻
两子相继失联数年 六旬双亲愁白双鬓
■“达城两徒步群自发捐款救助不幸家庭”后续 好心医生看望杨天彪
违规货车装载数千度铁水欲上路
17岁男孩私自下河游泳 10天后 红旗大桥下发现浮尸
洪水围困五保老人 干群齐心协力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