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2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一饭分手”不能简单站队

    一名上海女孩陪男友回江西农村老家过年,陪男友和其家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吃完就决定分手了。这件事迅速成了春节期间人们热议的话题,而且热度持续不减。2月15日,有上海媒体发声称:“有人充当道德圣人指手画脚”。

    (2月15日《新闻晨报》)

    按理来说,面对上海女孩在农村男友家吃一顿饭即决定分手事件,网友也罢,媒体也好,都应该保持理性,至少要先明白一个前提,即男孩与女孩在一起也好,分手也罢,这是他们各自的恋爱自由,不管在一起或者分手的原因如何,他人无权干涉,更不能动辄指手画脚,甚至批判辱骂。

    但遗憾的是,女孩将其一公开,网友们就开始习惯性地站队。比如有人表示理解女孩,站在了女孩的一边;比如有人则对女孩大加批判,指其嫌贫爱富,没有修养;比如有人甚至将矛头指向了上海女孩这个群体,甚至指向了上海人,进行地域攻击等。

    这也是上海媒体发声自辩的根本原因。但媒体一发声,不管是不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其同样也没能跳出站队的嫌疑。特别是指责男孩家人“不至于窘迫到一张干净桌子、一把整齐筷子也拿不出”等,这真是让人觉得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事件成了公共话题,我们就需要理性看待、慎重评论。最起码,媒体绝不能像盲目与好事的网友一样,站出来向着谁叫板。

    特别是,面对女孩“一饭分手”的选择,其中还隐含着一个城乡差距的客观现实。比如交通不便;比如相对落后的农村生活;比如包括上厕所、睡觉、吃饭等诸多不同;比如环境卫生意识与事实情况的差异等。面对这些现实,应该思考的是该如何改变。“一饭分手”是一个爱情悲剧,但其更是一个社会转型时代下,城乡思想观念、精神追求、生活贫富等方面存在差距的折射。抛开这些问题,却把男孩与女孩、城市与农村、外地人与上海人等分为不同的对立面,然后进行站队,甚至相互攻击,是不客观不理性的。

    (刘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事要闻
   第03版:社会现场
   第04版:热线社区
   第05版:教育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观点声音
   第09版:体娱连载
   第10版:国际国内
   第11版:法治新闻
   第12版:县市新闻
“天价鱼”事件真的“明”码标价了吗?
一语惊人
“钱花”示爱还是炫富
对“一饭分手”不能简单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