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盘根错节的朽木树桩,还是珍贵的金丝楠原木,在他的手中都能妙笔生花,变成一件件生机盎然、栩栩如生的根雕工艺品。他并非美术专业科班出身,却能将根雕艺术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且在业内颇有名气。他就是半路出家、醉心于根雕艺术20年的铁路职工、达州市古沉木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根雕达人”李伟。
结缘花卉展销 铁路职工爱上根雕艺术
李伟今年53岁,是达州火车站车务段一名普通职工。昨日,社区记者慕名来到他的工作室,发现在这间八十多平米的屋子里,竟摆放了四五百件各式各样的根雕作品,每件作品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进入到一个小型根雕博物馆。那一根根朽木,在李伟手中宛如有了鲜活的生命。
李伟告诉社区记者,他并不是专业的根雕科班出身。说起与根雕结缘,是在20年前的一次花卉展销会上。他注意到一件树根做成的盆景架十分精致,曾在部队学过美术工艺的他突来灵感,认为树根像绘画一样,可以雕刻得更美。自那以后,李伟就深深迷恋上了根雕艺术。只要看到公路边、农家院落、山坡树丛中有“特色造型”的树根,他都会不辞辛劳地搬回家,经过打磨雕刻成精美的根雕艺术品。爱上根雕,成了他人生的一大乐趣,让他时时刻刻都醉心在根雕艺术创作的梦想里。
20年勤学苦练
非科班出身竟成“根雕达人”
20年来,只要听闻哪里有根雕作品展,李伟都会不远千里前往取经学习。结识同行艺人,借鉴名师的创作手法,加上自己的勤雕苦练,慢慢地,李伟找到了根雕艺术创作的门路。
社区记者拜访时,李伟正在雕刻一件小巧的“金蟾”,他将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结合,经过他灵巧双手的细心雕琢,原来毫无生机的枯木残根重新焕发出神韵。敦厚的小象、机灵的小猴、超萌的小鸟、多姿的人物,树根在李伟的手上就像施了魔法一样,尽显趣味,惹人喜爱。李伟说,要雕刻好一件作品,必须付出全部的身心,从找料到选择主题,从去皮到雕刻,从打磨到上光,往往一个作品耗时少则十来天,多则数月。20年下来,他大大小小的根雕做了1000多件。
这些年来,为了找到有创作价值的树根,李伟的业余时间一半用在了下乡串户寻找树根中,不管是河道采伐地、水库施工现场,还是高山悬崖边,只要听说哪里有好料,他都会想方设法地找到,另一半时间则醉心于作品的揣摩和创作。日复一日的苦练,年复一年的追寻,李伟的根雕技艺越来越精湛,根雕作品也逐渐得到专家的认可。他所雕刻的很多作品,参加全国各地根雕艺术盛会都斩获大奖,有的还获得国际大奖,成为达州名声初起的根雕达人。他的作品《弥勒》、《假山》、《招财进宝》、《山鹰》等连续三届参加中国浙江(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均获银奖。
李伟说,尽管现在拥有了自己的加工厂,但那只是粗加工的雏形,后续的精雕打磨全靠他亲自一刀一錾地雕刻。由于达州金丝楠木和崖柏资源比较丰富,现在,他的大多数根雕作品都用这些材质,价位都按中低档消费群体设定,深得顾客喜爱。
如今根雕艺术已成为李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作为达州市古沉木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一些对根雕艺术有兴趣的初学者,慕名前来请教时,他都会耐心传授技艺,在自己享受乐趣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社区记者 邱一彪 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