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闹市街头,一名男子用香蕉水清除着路边的小广告,不少市民以为他是在做好事,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小广告都是男子自己贴上去的。市民对男子破坏城市形象的行为进行谴责的同时,也对男子被罚自行“铲癣”的处罚方式叫好。
市民举报“制癣者”
7月初,市城管局执法人员巡逻发现,达城刚刚铲除掉的“牛皮癣”又冒出来了,门市柱头、配电箱、电杆、楼道等又出现了办证、刻章、贷款的小广告。由于“制癣者”往往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涂印小广告,执法人员短时间内很难摸清“制癣者”的身份及其行踪。
就在执法人员寻找“制鲜者”相关线索的时候,有市民举报称,一名身高约1.6米的中年男子深夜乱涂小广告。该市民还称,他欲将男子扭送至派出所,但男子趁他不备逃脱。
城管民警联手引蛇出洞
市城管局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加大了对通川桥、柴市街、大西街、小红旗桥等的排查力度,同时与通川区公安分局取得联系,抽调警力配合摸排“制癣者”身份。
21日上午,城管、公安决定引蛇出洞,拨通了“制癣者”留在广告上的手机号码,称需要制作一张高中毕业证,并和对方约好在铁旅宾馆附近见面。当天上午10时许,一名身高约1.6米的男子与城管执法人员见面,他告知制作假证需提供个人照片和个人信息,执法人员确定该男子就是“制癣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擒获。
老父进城狠狠批评
经查,男子叫徐某某,37岁,通川区碑庙镇人。徐某某交代,他自己不会制作假证和假章,每次接到“业务”,都交给一个叫李哥的男子,以此获取中介费。市城管局考虑到徐某某悔改态度诚恳,给予其自行“铲癣”的处罚。由于涂印的小广告数量太多,徐某某不得不电话通知60多岁的父亲进城,帮忙一起“铲癣”。
“不晓得的市民以为我在做好事,晓得的就批评我。”22日晚,徐某某对记者称,在“铲癣”1天多的时间里,父亲说得最多的话是批评教育他,其次是对城管执法人员和民警的这种处罚方式表示感谢。同时,警方将根据徐某某提供的线索查找制作假证的“李哥”。
(杨万勇 本报记者 杜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