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医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4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与艾滋病患者有何不同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性感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以上。

    健康人是怎样感染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当健康人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伤口,而这些伤口又恰好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等,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会有哪些表现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出现症状,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2)无症状感染期。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

    (3)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

    (4)艾滋病期。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一个月。慢性腹泻超过4—5次/日,3个月内体重下降>10%。患者有突发的咳嗽、气短、血氧分压下降等肺功能衰竭症状,常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体虫病,隐球菌脑膜炎,以及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吸毒是怎样感染

    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

    输血时怎样预防艾滋病

    如果输入了带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接受血液的人几乎无一幸免,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保证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是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过血液传播的重要屏障。个人安全用血要做到: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如果必须输血,有权利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不要为了所谓“增加抵抗力”盲目使用血液制品。

    怎样预防母婴传播

    首先要保护妇女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这样孕妇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如果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仍想要生育孩子,那么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产前指导。生孩子时,可采用腹剖产。孩子出生后,要避免母乳喂养。

    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

    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怎样对待病毒感染者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据新华社)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文根据英文全称的字头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

    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可以了解艾滋病三个明确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看点
   第02版:时事要闻
   第03版:社会现场
   第04版:民生热线
   第05版:社会现场
   第06版:深度报道
   第07版:下午茶夜雨
   第08版:餐饮
   第09版:医药
   第10版:体娱圈
   第11版:县市社区
   第12版:国际国内
在万源向前广场火热进行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