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女儿给我列了一个清单。上面的东西,大至学习机,小至文具盒,总之用她的话说,她的学习用品都要更新换代。看了这个清单,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没两千块,这大大小小的东西是搞定不了的。见我没有给她买的意思,女儿噘着嘴说:“妈妈,我们班上的同学都会买这些东西,如果你不给我买,那么我就不想去学校了。”
一句不想去学校,让我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曾几何时,女儿也变了,变得我不知该说她什么才好。那天,我对她说,可以用的文具,不需要换,如果实在需要的东西,可以考虑去买。
听我这样一说,女儿不高兴了,她说:“妈妈,别人同学都有,你为什么就不给我买?你知道吗,在同学眼中,我的那些文具都已经淘汰了。”我说:“不可能所有的同学都换新文具,总有些同学,没有换吧。”女儿轻声说:“没换的,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咱家的条件也不差呀。”
那天,女儿求了我好久,让我给她换,还说,如果不换同学会笑话她。而我却对她讲起了自己小时候,一支铅笔要一直用到不能写字时,才能换新的。而那个时候,也没有同学笑话我。听我说了这么多,女儿似乎不再坚持了:“妈妈,你的一个笔盒,真的用了三年?”我说:“是啊!我用的时间还不算长,当年有的孩子一个笔盒可以用五年。”女儿听后有些不敢相信,可是我却告诉她,这样的事情,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开学了,女儿不再吵着让我给她的文具更新换代了,而是将自己的文具拿出擦干净,我会心地笑了,当然我会在适当的时候,为她添置一些新文具,目的不是为了攀比,而是更好地激励她。
·朱凌(通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