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刊作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8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走故乡路
符纯云/文

    故乡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源头,我们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学步;我们在这里茁壮生长、练习飞翔;我们在这里谋划未来,背着故乡为我们准备的行囊头也不回地远离……

    一直以来,我对生我养我的故乡满怀歉意,仿佛正是因为自己的逃离,才致她变得如此寂寞与苍老。我知道,吸纳地气的土墙房还在那里,寄托梦想的梨、橘、桃、李还在那里,脚印深深的羊肠小路还在那里,我的母亲还在那里......

    当一串或熟悉或陌生的脚步不期而至,平滩河依旧哗哗流淌,只是苔藻密实了许多;民居依旧零散矗立,只是安静了许多。偶有鸡鸣犬吠零星响起,却像某一道存留于时光中的背影,散淡得令人惆怅。

    回到故乡那天,适逢乡里当场,老家二叔乡场上去了,留下两只小狗看守着门窗紧锁的家。小狗虽小,对贸然闯入的陌生人却毫无惧色地狂吠,将长长的铁链拖得哗啦直响。

    我们一行人向后山青宁乡场行进。时隔多年,重新走在林荫遮蔽的石梯上,满眼皆是亲切的景物。崖上的平坝安躺着我家的几块水田、几分薄地,印象中,水田总是缺水,旱地要么种植红苕、洋芋,要么用来种花生,凭借阳光充足,这些贱命作物从来都有不错的收获。有一年初夏,我和伙伴们在放牛时溜到坝上偷花生,刚动手就被躬身劳作的大人给发现,赶紧蒙住头藏进茂密的林子,半天不敢出来。

    从坝上往前大约两、三公里,就是青宁乡场。由于地势平坦,村里决定开辟一条连接乡场和省道的公路,既为村民提供便利,也希望能给村里发展带来某种可能。

    一路少见行人,即便是逢场的街道也显得稀稀拉拉,不复往日摩肩接踵的热闹。曾经,熙来攘往的市井背影,高低起伏的吆喝叫卖,以及摆在显眼位置的麻花、灰米豆腐、凉粉等农家美食,是那么地充满诱惑。如今,烟尘散尽,繁花凋落,唯有枝叶间的少年旧梦依然茂盛。

    返回的路上,我们沿着另一条草莽丛生的路径,一走就是五公里。

    十多年了,又见到画马水库清秀的容颜。这座村里最大的水库,也是乡场的饮用水源之一。那些年,水库总是年年翻修、加堤,村民按规定自觉投工投劳。我们上学时,母亲必须丢下农活,花费大量时间参与水库建设;节假日,我们便替大人出工,主要活是给堤坝挑土、填石头。水库建好,有了水,干渴的一坝农田便有救了。每逢抢水插秧时节,村里会依次给各个生产队放水。轮到我们时,队里组织人挖好沟理好渠,还派出“娃娃兵”值班看守,提防有人趁夜将土沟渠流的水引往别处。领取任务后,我和同龄伙伴犹如过节一样高兴,通宵达旦巡视、打闹。沿着水渠一路欢蹦乱跳到来的鱼儿,更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沿着水渠行走,深及腿部的野草犹若高涨的潮水,淹没了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小路。崖畔险象环生,在林荫中小憩,探头就可望见脚底的罐子坪。隔着笔直而高耸的悬崖,我与故乡的距离如此近,却又显得那么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周刊看点
   第02版:周刊社会
   第03版:周刊生活
   第04版:周刊微博
   第05版:周刊人物
   第06版:周刊纪实
   第07版:周刊史海
   第08版:周刊作家
   第09版:周刊法治
   第10版:周刊体娱
   第11版:周刊超市
   第12版:周刊休闲
重走故乡路
小侄女卖报
咖啡馆内看书的女孩
爱情像一双筷子
豆腐摊与肉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