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丢失高考准考证”的消息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本报记者立即就这一线索展开调查,发现这竟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
昨日上午,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称,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捡到了准考证,希望晚报能帮忙寻找这名考生。随后,该热心市民将这条“招领启事”转发至记者手机上,该“启事”称:“陈女士在8小学附近捡到一个叫李亚成的高考准考证,望李亚成看到后与陈女士联系,联系电话:13453112081 请大家帮忙转起来,高考临近希望他能顺利参加高考。”
记者立即拨打这个电话,但发现该电话刚刚接通,就立即被挂断,如此反复数次,记者觉得十分蹊跷,立即查询这个电话号码的归属地,发现竟是山西太原的号码。记者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发现到这个山西太原的电话号码竟然出现在全国多个城市的QQ群、论坛当中。而和它联系在一起的都是这个叫做李亚成的考生和他的准考证。只不过这位陈女士拾到准考证的地点变成了所对应城市的各个地点。
记者立即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取得联系,民警立即通过户籍系统查询这个名叫李亚成的高考学生,发现我市并没有人叫这个名字,可见这个“招领启事”原来是骗局。警方在听记者介绍情况后表示,像这样的电话很有可能是一个“吸费陷阱”,请市民一定要警惕,不要上当。本报也提醒广大考生,如果真的遗失了准考证,请拨打本报热线2382258求助。
(本报记者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