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临近元宵节,烟花爆竹会迎来第二轮销售高峰。然而,记者昨日走访了解到,烟花爆竹销售持续遇冷,不少商家不仅不看好元宵节,甚至开始降价销售。
市民:保护环境理性消费
昨日,在达城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往年春节时,他们小区内的鞭炮声吵得连家里的电话响了都听不见,而蛇年春节,小区内安静了许多。“为了感受‘年味’,我在除夕夜只买了30多元钱的小型烟花,一家人一起放,非常高兴。”张女士说,人们的觉悟提高了,为了净化环境,大多数人选择了理性消费。
“我以前喜欢声音大,有‘震撼力’的鞭炮,现在年龄大了,喜欢安静。”家住南外三岔路口的杨大爷说,前些年他们家至少要花几百元买烟花爆竹,而蛇年春节只花了几十元。
“往年春节,鞭炮屑很让我们头痛。”环卫工黄大姐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工作,发现路边只有三十多个烟花纸壳和少量的鞭炮屑,工作量比往年减少了许多。
商家:销售量同期下降20%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达巴路口一烟花爆竹门市,看到该门市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但偌大的门市内除了两个工作人员外,无一顾客光临。“今年卖的很不好,连除夕夜生意都十分冷清。今年春节以来,我们的销售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20%,生意不好做啊。”该门市老板唐女士告诉记者,往年买大型烟花的单位,今年全都不买了,就算个体老顾客,也只是象征性地买点小型烟花和少量鞭炮。对于元宵节,唐女士表示,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她不抱太大的期望。
“我们除夕夜卖的还可以,但比起往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达县南城阳光耍都附近一烟花爆竹门市老板告诉记者,市民不愿多放鞭炮不仅担心污染环境,还有响应节约号召的因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商家直呼今年烟花爆竹生意清淡,有的商家为了减少库存,甚至已经开始降价销售。
(本报记者 汤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