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果你在消费中遇到无奈而又不公平的事情,请与我们联系。昨日,本报推出“说出你的消费遭遇”活动后,当天就有数十位市民致电本报倾诉自己遭遇的消费苦恼,记者注意到,针对汽车行业的投诉成一大热点。
小餐厅的“温柔一刀”
当天上午,市民楚先生就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不久前,他和朋友前往达城二马路一家小餐厅吃鹅掌汤锅。席间,楚先生点了一瓶1斤装的“谷子里”酒。
“当时,我根本没有询问酒水的价格,1斤装的“谷子里”酒零售价只需60元,倘若餐厅卖100元左右,赚取一些利润也无可厚非。”让楚先生没想到的是,结账时才发现那瓶酒的价格是180元,小餐厅都这样卖酒,简直就是暴利了。
“也怪我自己在点酒之前没问清楚价格,这一刀被宰得哑口无言。”对此,楚先生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达城餐饮行业的酒水价格进行引导规范,避免出现类似“暴利销酒”的现象。
汽车4S店“绑架”消费?
随后,陆续有市民打进本报热线,有的反映新手机出现质量问题,有的反映买的保健器材毫无功效。而针对汽车行业的投诉尤为突出。
市民邓先生称,前段时间,他的爱车损坏了一个配件,便前往4S店购买,准备自己动手更换。没想到,4S店告诉他配件不能单卖,必须由4S店的维修人员予以更换,并要支付工时费。
“非常简单的更换程序,自己动手只需2分钟时间就能完成。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买到原厂配件,只能被硬宰80元工时费,这简直就是垄断性强卖!”对此,邓先生感到十分气愤,希望管理部门能对汽车行业进行规范整顿,
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南城一家汽车销售店购买了一辆福特全顺小客车。去年,车子引擎的气门部位突然掉落了一块铸铁,导致车辆无法行驶。由于正在质保期内,他便要求汽车销售店对车子进行免费维修。孰料,汽车销售店以吴先生平时未在该店保养车子为由,拒绝免费维修。
“谁规定的车子必须在4S店进行保养?消费者难道不能自行选择具备资质的汽修企业对车子进行保养吗?这完全就是一种绑架式消费!”吴先生说,现在的汽车4S店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方式“绑架”消费者,建议有关部门对此现象进行整治,让消费者自主消费。
你有疑惑向我倾诉
实际上,与上述市民有类似遭遇,在消费中感到无奈和憋屈的市民还有很多。如果你在消费中遇到无奈的、不公平的、委屈的遭遇,欢迎拨打本报热线2377463、2382258向我们倾诉。我们将派出记者与你携手维权,同时也会对你讲述的维权故事、反映的消费疑惑予以摘登和解答。(本报记者 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