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迫包机输血还是“败血”?

    我国现运营的近180座机场中,70%亏损,江苏13个省辖市9座机场有7个“吃不饱”。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江苏不少地市规定所属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包机出行的次数,甚至出台文件强迫下属单位包机出国出境考察,为机场“输血”。

    (1月21日《光明日报》)

    机场“贫血”,主要缘于“吃不饱”,政府部门不及时总结教训,制定科学决策解决问题,却“另辟捷径”出台文件,强迫下属单位包机出国考察,表面上看是为机场“输血”,实际上却很有可能因病急乱投医,使“输血”变成“败血”。

    机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消费水平、旅客吞吐量、周边车程等众多因素,绝不能想建就建。现实的情形却是,许多机场都是地方政府盲目跟风建设,导致供需严重失调。

    建设一座机场往往要花费巨额资金,这些钱都是出自于广大纳税人之手。机场亏损后,政府部门强迫下属单位包机出国,各种公务考察费用加起来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些钱还是得由纳税人“买单”。如此问题就出现了,既然不论是建设机场,还是为机场“输血”,都是纳税人的付出,政府部门却自始至终没征求纳税人是否同意,一纸政令就一锤定音,这与“执政为民”的政府职能明显背道而驰。此外,以文件形式规定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包机出行的次数,将出国考察当作一项“硬指标”,这不仅有违中央三令五申严控“三公消费”的指示精神,还有可能纵容出国考察,助长公务消费腐败等不良风气的形成。

    由此可见,采取“强迫包机”的方法对机场“输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机场“贫血”必须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强迫包机”只能缓解一时“血荒”,却有可能导致“败血”。

    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机场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范畴,对机场建设、资金投入、收支情况等进行全程监控,并公之于众,让公众对机场运行拥有知情权。其次,有必要对机场建设建立评估、追责机制,机场建设前必须先进行科学论证,并充分征求公众意见,严控机场数量,对于盲目建设机场并出现亏损的责任人进行严厉追责,从根源上杜绝机场“贫血”现象的发生。

    ·林 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社会
   第04版:县市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特稿连载
   第07版:体娱
   第08版:读友
   第09版:声音
   第10版:教育
   第11版:家居
   第12版:天下
强迫包机输血还是“败血”?
艳照满天飞
不是每位“二奶”都能“大义灭亲”
图说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