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天气日趋寒冷,各种保暖、取暖用品开始热卖,即撕即贴、可持续发热的“暖宝宝”受到追捧。近日,达城市民张女士专程来到本报市民热线提醒读者,“暖宝宝”虽好,使用不当却极易造成低温烫伤。
据张女士介绍,她听朋友说“暖宝宝”可以持续发热十几个小时,于是在网上买了几十个,但其包装上写的都是外文,她看不懂,就直接将“暖宝宝”贴在腹部。贴了四五个小时撕下来后,竟发现自己腹部红了一片还有几个泡泡。到医院检查,张女士被确诊为轻度烫伤。
张女士随后在网上查询得知,“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主要是其中的铁粉在空气中氧化后会自然发热。所以在使用前,要注意将“暖宝宝”里装的铁粉均匀铺平。“暖宝宝”的最高温度在50摄氏度左右,易造成低温烫伤,由于疼痛感不明显,极易被忽略。如果处理不当,烫伤部位会发生溃烂。
该如何正确使用“暖宝宝”呢?业内人士介绍,“暖宝宝”是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其最高温度达到60多摄氏度,平均温度也在50多摄氏度,如果直接贴在皮肤上会导致一、二度烫伤甚至低温烫伤,而且也不要长时间贴在同一部位。此外,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皮肤热敏感性低者以及婴幼儿、孕妇等人群都不宜使用“暖宝宝”。
(本报记者 罗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