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靶向监督推动粮田变“良田”

版次:01    作者:2025年07月05日

夏日晴空下,大竹县周家镇广袤的田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可不是这样!田地又小又分散,灌溉全指望老天爷‘赏脸’。”面对前来走访的大竹县纪检监察干部,周家镇新胜村村民熊大叔高兴地介绍着田里的种植情况。现在搞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切都不一样了:纵横交错的排灌渠道畅通无阻,宽阔平坦的机耕道、生产路直通田间,“今年丰收有了盼头”。

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这片土地的蜕变,正是大竹县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为深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顽疾”,大竹县纪委监委与县农业农村局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双专班”,对2020-2023年县域内25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标段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同时,紧盯项目招投标、资金管理使用、工程质量、项目进度、后期管护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严查挪用资金、弄虚作假等腐败问题,为粮食安全筑牢纪律屏障。

“作为县土壤肥料站的上级部门,要切实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针对查处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整改措施,从源头建章立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真正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该县纪委监委在核查土壤肥料站原党支部书记、站长曾某相关问题线索时,发现县农业农村局存在干部队伍纪法意识淡薄、高标准农田低标准监管等问题,随即发出监察建议书。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设、七分管护。”针对日常监督、审查调查等工作中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向相关职能部门发放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目前已推动整改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不到位、种植业保险虚假理赔、种子销售监管不到位等问题60个;督促修订完善3项管理制度,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得好、用得久”。

在川主乡白牛村,经过改造的稻虾田里绿油油的水稻正在茁壮生长。与此同时,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熟练地将一筐筐活蹦乱跳的虾苗均匀投放到稻田中。

“这田以前收完稻子就撂荒了,改造后可是大变样!”稻虾养殖大户唐大哥一边查看虾苗投放情况,一边介绍道,“你看,水稻正值分蘖期,虾苗就可住进来了,田里一点不闲着!一块田,两样活,空间时间都占满!算下来,每亩能稳稳增收2000多元!”

该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田改造。通过实地勘察、专家研讨、广泛征求农户意见,以“水丰渠通、集中连片”为目标,采取“小田并大田、简易化田埂”等措施,全力打造优质农田。

该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建立“纪检+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机制,推动构建县乡村三级巡查体系,定期检查已改造田块,防止出现漏水、淤堵、围挡破损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农田改造85万余亩,推动整改问题37个,保障了农田既高产又高效。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系着群众利益。”大竹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部门协作,凝聚监督合力,以精准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惠民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记者 杨洁 通讯员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