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

——宣汉县把学习教育成果化作实实在在的“民生礼包”

版次:01    作者:2025年07月05日

志愿者协助旅客自助进站。

看病不用来回跑,出院结算病床边办;坐车买票不用愁,手机一点全办妥;骑手小哥有“新家”,还能成为社区“哨兵”;校园扫码提诉求,校领导“摆摊”听心声……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宣汉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出系列惠民便民举措,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把学习教育成果化作实实在在的“民生礼包”。

客运服务升级

“智慧+暖心”让出行一路顺畅

“以前买票排队时间长,现在手机一点就搞定,车站还有志愿者帮忙,太方便了!”近日,宣汉县客运站的智慧化改造赢得群众点赞。

针对群众反映的购票难、排队久等问题,宣汉县客运服务有限公司迅速行动,不仅在车站设置“智能售票机”,现金、扫码、刷卡支付全支持,还在手机端开启成都、重庆等长途客运线路网络预售票模式,旅客可以提前3天通过微信等平台购票,线上购票占比提升至35%。

更贴心的是,车站还专门为老年人、残疾人开设优先窗口,老花镜、放大镜、急救药等一应俱全;人工窗口延时服务,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不会用手机的乘客购票。节假日等高峰时段,车站增加青年志愿者,他们穿梭在车站各个角落,搬行李、教旅客购票、维持秩序,把温暖送到乘客心坎上。

医疗惠民

医院服务更有温度

“以前办出院手续要楼上楼下跑好几趟,现在护士直接推着设备到病床前办理,真是太贴心了!”在宣汉县中医院住院部,刚办完出院手续的李大爷对医院新推出的“床边结算”服务连连称赞。

该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细节入手提升就医体验:门诊部设立一站式服务站,将预约、咨询等12项业务集中办理;住院部创新服务模式,把结算窗口“搬”到病床前,让1500余名患者享受到了出院“零跑腿”的便利。

为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医院还推出养生茶免费饮用、便民门诊快速取药等特色服务。针对特殊群体,开设孕妇学校,定期对孕妇开展健康讲座;儿科病房配备儿童游乐区,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在生活保障方面,不仅每周更新病员营养餐谱,还为每个病房配备微波炉,让患者随时能吃上热饭热菜。

“我们不仅要治好病,更要暖好心。”据宣汉县中医院负责人介绍,该院持续开展“医师节免挂号费”“患者生日送祝福”等暖心活动,并安排专人护送行动不便患者至车站,目前已累计服务患者150余人次,让医疗服务的温度触手可及。

建设户外驿站

新就业群体有了“新家”

“以前,我们工作间隙,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都找不着。现在好了,不仅有地方休息,还有水喝,可以手机充电,我们干活更有劲儿了!”一位常年在驿站附近等活的快递员说道。

宣汉县巧妙利用现有闲置场地资源,在人流密集、零工聚集的区域,精心打造了72个集“户外劳动者大本营+零工驿站+爱心共享驿站”功能于一体的户外驿站。

户外驿站里有结实的长椅供歇息,还配置有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等。同时,还有免费的手机充电设备和Wi-Fi,让户外工作者在此休息时,既舒适,又方便。

针对零工群体找工作信息不畅、技能单一等痛点,宣汉县还创新推出“‘心’暖‘新’”行动,制定了包含零工信息发布与对接、简单技能培训(如安全搬运、基础服务)、权益保障咨询、健康关怀(如针对腰背劳损的义诊)等在内的24项精准服务,依托户外驿站阵地,累计开展各类实用技能短训、健康体检、法律咨询、节日送温暖等活动128场(次)。

这些在户外驿站休息的“移动大军”还成了社区治理的“好帮手”。231名骑手小哥化身“兼职网格员”,用“随手拍”上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300多条,帮助解决占道经营、飞线充电等隐患120多处,从“服务对象”变成了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校园管理焕新

务实举措回应师生关切

在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实践中,宣汉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领导带头开展“五进调研”活动,他们进教室、进寝室、进食堂,了解师生需求,以务实举措回应师生关切,走出了一条独具职教特色的服务型校园建设之路。

怕有的学生不敢当面提意见,学校还上线“码上反映”平台,师生扫码就能提需求,7天内必有回应。从食堂饭菜到教学管理,学校累计处理扫码意见44条,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27件。

同时,学校还开展“反差萌”宣传,即在学校的LED宣传栏,一边匿名曝光不良行为,一边滚动展示好人好事“红榜”,让学生在警示教育和榜样示范中自觉守规矩。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沉浸式”体验校园生活,家校社拧成一股绳,共同为学生成长护航。

从交通出行到医疗服务,从社会治理到校园建设,宣汉县各行业下足“绣花功夫”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实打实地把群众的“心头事”办成了“舒心事”。

□文/图 见习记者 孙伟 通讯员 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