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5年07月02日
达川区小麦丰收。
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组装车间。
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城市有机更新项目。
今年上半年,达川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辖区工业企业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步伐,全力抢订单、抓生产,奋力冲刺“双过半”;城市更新加速推进,在建项目热火朝天;农业生产稳中有进,产业规模持续稳固……半年来,达川区处处涌动着实干争先的热潮,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业企业满产达效
近几日,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的200多名工人跟平时相比尤为忙碌。前不久该公司刚接到一批来自京东方、长虹的300万元订单,需要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产品交付。眼下,该公司1楼压接车间里,50台机器设备马力全开,裁线、脱皮、压接,几秒钟时间,一根电子线束便完成初加工。工人一边看着设备屏幕上的相关参数,一边对照线束进行相关检查。2楼组装车间里,16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组装、测试、全检、包装、入库。“今年上半年,公司又新购入了8台全自动压着机,以前的老设备一次只能生产一根线束,新设备一次能生产10根,生产效率有了质的飞跃。”该公司副总经理胡志刚介绍。
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达川区产业新区,主要从事连接器、电子线束研发制造,产品用于家用电器、计算机、汽车、人工智能设备等领域。该公司总投资2亿元,占地124亩,目前已建成全自动压接生产线6条、线束装配生产线12条。“上半年,公司顺利实现了产值过半。接下来,我们计划扩招一批员工,加足马力搞生产,力争完成全年2.8亿元的产值目标。”胡志刚说。
达川区产业新区的另一家企业,从事高洁净流体系统管阀件生产,以及流体工程安装调试的四川艾瑞斯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同样热火朝天,加工车间内26台数控机床高速运转,研磨车间里的工人细心打磨着每件产品。“今年公司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全年任务的60%;下半年,公司将加大宣传,进一步丰富产品生产线,组装成套高、低压隔膜阀,努力实现全年生产任务。”该公司经理王渊表示。
辖区企业顺利实现“双过半”,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得益于达川区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今年以来,达川区14家区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达川区企业贷款13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7亿元。今年1—6月,达川区兑现政策奖补资金1.39亿元,涉及企业378家。相关部门深入工业企业宣传“惠企政策”40余次,组织开展“政策进企业进园区”活动2次,召开惠企政策解读会2次,解决企业难题200余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推动5家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入库,组织6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线上诊断。针对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显著的重大工业项目,构建“一对一”帮扶体系,及时化解推进过程中的难题,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达川区鲜明树立“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导向,大力开展工业突破年、项目攻坚年行动。今年1—5月,达川区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4.2个百分点。
城市更新加速推进
近年来,达川区将城市更新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高位推动。今年上半年,辖区一批危旧房改造、安置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加速推进,目前多个项目楼栋实现封顶,越来越多的群众即将实现安居梦。
6月26日,记者在达川区店子梁二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原本的破旧小区如今完全变了模样。两栋住宅楼高耸挺立,全面封顶,一栋商业楼也已建设完工。其中住宅楼B栋已完成主体建设,外墙喷涂已接近尾声,各楼层门、阳台护栏均已安装完成,工人正在安装窗户玻璃;住宅楼A栋完成主体建设,工人正在加紧实施室内室外装饰装修;小区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正加紧同步进行。据了解,住宅楼B栋将在7月上旬交房;住宅楼A栋计划今年9月交房。
位于达川区三里坪街道的店子梁二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是我市首个原址重建危旧房改造项目,于2023年11月18日正式动工。随着该项目住宅楼B栋即将实施交付,三里坪街道办及店子梁社区居委会目前正在紧张地开展分房前期工作。据三里坪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这段时间,街道办会同社区居委会以及小区自管委员会通过大量入户走访、开院坝会等形式,深入征求小区居民对于分房方案、流程等的意见建议,初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分房方案,即将进行公示。“从小区名字、户号排序到付款方式等各种细节,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意见征求和协调研究,力求公平公正、切实可行,早日让小区居民实现安居梦。”该工作人员介绍。
位于秦巴大道与达川大道二段交叉口的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同样进展迅速。记者在该项目看到,一期1、2、3、4、6号住宅楼以及三栋商业楼已全面封顶,5号楼目前已修建至18层,另一栋商业楼也在紧张施工中;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土石方及支护施工。该项目采取片区开发模式改造,采用货币安置方式进行安置。项目建设规模39.5万平方米,总投资17.9亿元。预计一期工程今年9月达到交房条件。
安置房建设方面,达川区6个在建项目按下快进键。目前,洲河一期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64%,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砌筑,预计今年年底交房。金华棚改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43%,其中2号楼已封顶,1号楼修至25层,3号楼修至13层,预计2026年底前交房。小河嘴一期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39%;二期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60%;三期项目一标段完成总工程量的5%;三期项目二标段完成总工程量的28%。
农业规模持续稳固
今年以来,达川区积极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林下种植、稻药轮作、稻渔种养等模式,土地使用效率大幅增长,全区农业产业规模持续稳固。
上半年持续的干旱天气,一度使达川区水稻种植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旱情,达川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部门密切配合、科学调度、深入指导;各乡镇村组干群齐心,全力保障农田灌溉,抢时完成43.5万亩水稻栽插。同时完成玉米23.2万亩、春大豆1.8万亩、红薯7.6万亩、马铃薯5.2万亩、高粱2万亩、花生2.5万亩等大春栽播。
5月21日,达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组,在达川区南岳镇九元村千亩小麦高产展示片进行实收测产。经机械收割、取样、称重、水分测定等流程,该片最高亩产达到568.4公斤,加权平均亩产537.4公斤。今年,达川区大力实施“天府粮仓 百县千片”单产提升行动,小麦、油菜分别实现最高亩产568.4公斤、218.26公斤,平均亩产较2024年分别提升8公斤、7公斤。目前,全区5万亩小麦和28.9万亩油菜已收割完成,预计小麦产量1.5万吨、油菜产量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2.2%。
6月18日,全省最大(单场)现代化原种猪场——四川省丽天牧业有限公司石梯种猪场正式投用。该种猪场占地面积约300亩,圈舍面积1.7万余平方米,设计存栏原种猪5000头,年可提供法系纯种猪4万余头和商品仔猪10万余头。今年上半年,达川区新建投产畜禽规模养殖场2家,盘活可利用闲置猪场10个,预计上半年出栏生猪31.26万头、肉牛2.62万头、肉羊6.13万只、家禽284.70万只。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900亩,1—6月,水产品产量7276吨,同比增长5.86%。其中鱼类5879吨,占比80.8%;虾蟹类910吨,占比提高至12.51%,其他类487吨,占比6.69%。升级打造柑橘标准园1000亩;巩固提质乌梅6.2万亩,新建烘干灶10余座;巩固1.48万亩茶叶、1.2万亩中药材、6.7万亩青花椒;集中建成川苎16号设施育苗基地11处,补植和新发展苎麻0.55万余亩。
眼下,达川区各条战线又吹响“下半场”冲锋号,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期待达川区以实干之笔书写全年优异答卷!
□记者 何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