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5年05月17日
第三届环湖跑步活动。
方大达钢是西南地区钢铁产业的璀璨明珠。在四川省达州市的工业版图上,这家老牌钢铁企业在方大集团的引领下,坚持“人才驱动、拓展创新、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方大达钢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制度,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公司制定了《达州钢铁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员工借调及学习交流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着力构建“学习培训、技术练兵、综合素养”一体化机制。这些制度的出台,更好地规范了企业的管理行为,为产业工人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
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过程中,方大达钢注重员工的学习与培训。公司大力推动“学习型技能型”员工队伍建设,形成了常态化、系统化的学习教育机制。来到方大达钢的各个工序,随处可见员工们忙碌的身影。炼铁厂综合科的潘权梅,正在对分厂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详细标记学习时间、学习人员和学习内容,形成学习记录后规范保存。
“我们分厂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比如周二安全学习,统筹学习安全知识;周五调度会,总结上一周的工作,梳理下一周的工作计划。”炼铁厂原料车间邓志刚谈到,系统化的学习安排,能够更好养成员工的学习习惯,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除了厂内学习,方大达钢积极组织员工外出学习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技能。公司构建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专题培训与普遍自学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模式,让产业工人们在不断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推动企业的发展。
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方大达钢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多元化培养,打造了一支综合性人才队伍。刚刚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的炼钢厂维检车间主任唐太平,就是方大达钢产业工人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深耕冶炼设备检维领域30余年,从最初的设备点检员,一步步蜕变为现在的设备管理大咖,总结出了自己的设备管理经验。以“替、改、修”和“隐患不过夜”的指导思想,为设备“把脉问诊”,实现了炼钢设备运转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发展的步子向新质生产力迈进,唐太平大胆转变新思想,在炼钢工序提钒转炉、方坯连铸机等设备具备生产条件前,他率先掌握了炼钢单元四点连杆下悬挂转炉、炼钢生产静态冶炼模型以及火焰识别等设备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方法,为新厂区炼钢单元全线具备生产条件提供了设备保障。他的成长与变化,正是方大达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生动缩影。
在方大达钢,产业工人不仅有着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更享受着企业给予的关怀与温暖。2024年企业精准实施各项福利政策,全年各项福利支出共计2833.75万元。全年慰问先模、暂时困难员工、离退休老领导等人员,发放慰问金约20万元。围绕生产经营重难点工作,开展多项劳动竞赛活动,全年发放各类劳动竞赛奖励金额近280万元,有效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各单位重点指标的提升。
正是这种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持续投入和高度重视,让方大达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近年来,企业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吨材利润迈入行业前十名;获得“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称号;荣获“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成功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方大达钢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成效的最好体现。迈步新征程,方大达钢将在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动员激励广大员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促进产业工人技能体系形成、提升技能素养,凝聚起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力量,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文/图 通讯员 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