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5年05月17日
本报讯(通讯员 王玉杰)5月15日,渠县2025年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举行,现场集中销毁非法出版物超1000件,以“零容忍”态度筑牢文化安全防线。
据了解,此次销毁的非法出版物含盗版书籍、有害印刷品等,均采用环保粉碎方式处理,由执法人员全程监督,确保彻底消除再次流入市场隐患。2024年以来,渠县通过“清源”“护苗”等六大专项行动,累计开展联合执法30余次,检查文化场所200余家次,查获非法出版物2500余册、盗版音像制品1000余张,立案查处案件10余起。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还发出“做文化战场小卫士”倡议,呼吁青少年通过“三查”(查出版社、ISBN码、防伪标识)识别盗版制品,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并主动通过举报渠道参与监督。印刷企业代表作出五项行业自律承诺,承诺严守《出版物管理条例》、自觉规范印刷经营行为、严格验证准印手续、严格执行印刷质量标准、拒绝印刷非法内容出版物等内容,彰显文化经营主体责任担当。
渠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销毁,既是对“扫黄打非”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安全教育课,向社会传递出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维护文化安全的坚定决心,为营造清朗文化空间注入了强劲动力。渠县将聚焦源头治理、技术赋能、社会共治三大重点,通过全链条监管印刷物流环节,运用大数据监测网络有害信息,持续开展“护苗”行动,强化“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社会共治”的立体化防控体系,让非法出版物在阳光下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