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5年05月16日
●“马上就办”,不是以速度取代质量,更不是“磨洋工”“划水”“摸鱼”,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和状态,做到能早就不要晚,能快就不要慢,以最快速度把该干的事情干成干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马上就办的意识”“不能有拖延症,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不仅体现了领导干部面对事情的态度,同时也对办事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紧迫的时间、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有“马上就办”的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正在干的事干到极致,才能为“十四五”规划收官画上圆满句号。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各级把“马上就办”作为转变作风的重要方面,有遇事马上就办的态度,但也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迟缓的现象,比如机关门好进脸好看却事难办,虽然言语上“好好好”,行动上却是拖拖拖,嘴上功夫了得,行动上却慢半拍;还有一些干部虽然“马上就办”了,但是以速度取代质量,做事糊糊弄弄、毛毛糙糙、粗枝大叶,表面上看态度端正,因做工太粗基层不满意,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下场;还有的办事效率低,办事“磨洋工”“划水”“摸鱼”。本来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非得一拖三六九,几天都办不好;一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事情,却形如挤那干瘪的牙膏,慢慢吞吞、往往复复;明明网上就可以办的事,却非要以“办事留痕”让群众来回奔波,以至于让人心生抱怨。
毛泽东同志曾讲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干工作就应该有这种紧迫感,有这么一股劲儿,说了就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和状态,做到能早就不要晚,能快就不要慢,以最快速度把该干的事情干成干好。只有这样,才能如期实现预定目标,完成群众所想、所盼。
“马上就办”不能只是说到嘴上,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坚定落实好“首问责任制”,切实把速度作为马上就办的生命。不能消极执行、选择执行、表面执行,更不能降低标准,认为时间紧、任务重,在质量上打折扣。如果在落实过程中质量缩水,不仅费力不讨好,劳民伤财,还会影响基层对机关能力素质的信任。马上就办,效率不能慢。只有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群众才会满意、信任才会重建、发展才会提速。
当然,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干部见了问题就推脱躲闪、打太极踢皮球。对待矛盾风险、困难问题,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魄,决不能无动于衷、一推了之。要有真心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作风,赢得基层满意,让群众舒心。如此,“马上就办”才会起到效果,才会确保每件都是样板、精品。
□向勇(作者系解放军某部正团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