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底攻坚 共启新程

——达州东部经开区倾力帮扶万源市竹峪镇纪实

版次:03    作者:2025年05月16日

竹峪中学。

渔业养殖。

王娟老师正在上课。

竹峪镇刘家坪村产业路。

初夏,从达州中心城区出发,沿着达陕高速疾驰,转道巴万高速,再驶入蜿蜒的347国道,经过大半天的辗转,就来到大巴山深处的万源市竹峪镇。这一程串联起城乡的道路,不仅镌刻着竹峪镇干部群众跋涉的足迹,更承载着达州东部经开区帮扶干部的深情厚谊。

2023年,两地因托底性帮扶结缘,真金白银的支持与无微不至的服务如汩汩清泉,流淌在竹峪镇的土地上,推动产业共建、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工作蓬勃开展,让这片土地焕发全新生机。

民生帮扶连民心

铺就幸福新底色

347国道上,从达州东部经开区选派至万源市挂职、担任竹峪镇副镇长的柯颂颂,无数次穿梭往返。在他挂职的一年时间里,见证了竹峪镇的点滴变化——一条条产业路贯通山间,一处处堡坎稳固矗立,每一处工程都凝聚着帮扶的力量,也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竹峪镇刘家坪村,一条1.6公里长的产业路盘山而上,连接着大山内外。村民何伦元骑着三轮车行驶在崭新的路面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家种了水稻、玉米,还有茶园。以前是土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到处是深沟,根本不敢下山。现在路修好了,不管天晴下雨,都能放心下山赶场、上山打理庄稼,农产品也不愁运不出去了。”

从2023年到2024年,竹峪镇各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整治康乐沿线水毁道路,修复破损路面、加固堡坎,为917户2968名群众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修复原虹桥、溪口沿线19处损毁道路,新建1800立方米堡坎,恢复700平方米路面;在团包寨村猫儿沟组张家河坝新建445立方米防洪堤。

2025年,竹峪镇还将在基础设施补短、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发力,建设产业路、维修整治村组道路、新建垃圾池……这些民生工程的实施,不仅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更温暖了民心,为竹峪镇的发展铺就了幸福底色。

教育帮扶强基赋能

硬件软件双飞跃

“竹峪小学虽深处大山,外出研学不便,但这里的孩子在学习上格外用心努力,未来可期。”来自福善镇中心校的王娟老师负责的是6年级。作为一名带毕业班的老师,她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特重,晚上常常会批改作业到深夜。忙碌的身影背后,是她对竹峪小学孩子们满满的牵挂与期望。

“化学知识枯燥?那就编成顺口溜,这样就会变得有趣且容易记忆。”来自麻柳中学的90后老师谭宇航任教于竹峪中学。他把全新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让晦涩的知识点变得妙趣横生。

2024年9月,王娟、谭宇航两位老师来到万源市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之旅。抵达后,他们迅速融入当地,以校为家,以生为友。课堂上,他们倾囊相授,为学生答疑解惑;课后,他们耐心辅导,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课程,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乡村教育的土壤,为万源市的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教育帮扶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麻柳中学与竹峪中学、福善镇中心学校与竹峪小学结对共建,两地学校就课堂教学、教研、作业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搭建起资源共享、经验互通的桥梁。2024年,达州东部经开区拨付100万元助力竹峪中学运动场升级改造,昔日坑坑洼洼的操场焕然一新,校园绽放出新的活力。2025年,还将拨付100万元用于该校学术报告厅及功能室升级。

产业共建激活新动能

解锁增收新路径

在竹峪镇檀木寨村月滩河畔,一座占地仅一亩的大棚内,藏着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走进大棚,8个直径8米、高2米的高密度渔业养殖装置整齐排列,池中水波粼粼,成群的鱼儿欢快畅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檀木寨村发展的高密度渔业养殖,是一种创新型养殖模式,通过在有限水体中密集投放养殖生物,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一年前,檀木寨村瞅准这一项目前景广阔、回报率高,毅然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渔业养殖基地。然而,随着鱼苗的不断生长,每日饲料消耗巨大,每月的饲料采购费用成了沉重负担。作为村集体增收的重要项目,前期的巨额投入加上后续高昂的费用,让村党支部书记贺永龙愁眉不展。

达州东部经开区得知情况后,急檀木寨村之所急,迅速安排34万元产业专项资金用于补贴鱼饲料购买。这笔“及时雨”般的资金,让村集体重拾发展渔业的信心。贺永龙满怀憧憬地说:“有了这笔帮扶资金,我们发展渔业的底气更足了。3个月后,这批黄辣丁鱼苗就能上市销售,到时候村集体经济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一直以来,达州东部经开区都把产业帮扶共建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达州东部经开区帮扶竹峪镇发展辣椒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荐农业公司与竹峪镇达成“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订单式合作协议,发展订单辣椒近1000亩。企业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从种苗移栽到辣椒收购,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了每亩产量不低于2500斤。沟通企业负责上门收购辣椒,积极为当地种植户解决销售难题,消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在全镇有效带动18个村集体、1000余名农户增收致富。

2025年,万源市迎来托底性帮扶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曾经绘制的宏伟“作战图”,正一步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景图”。在达州东部经开区的倾力帮扶下,竹峪镇焕发生机,以坚实的步伐,向着更好的明天奋勇前行,将稳稳地托起群众的幸福生活。□文/记者 魏华 图/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