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 作者:2025年05月16日
万源白羊乡大石盘茶园。
5月9日,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启幕。开幕式颁奖典礼上,达州以优异成绩成为全场焦点:万源市荣膺“精制川茶产业振兴十强县”,达州企业斩获3项“特别金奖”及21项“金奖”,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创历届最佳。
此次获得“特别金奖”的3只名茶分别由达州3家本土中小企业生产,能一举斩获大奖全凭自身优秀的品质。这一佳绩的背后,是近年来达州以“巴山青”品牌为核心,推动茶产业全链升级的坚实步履。
深挖禀赋蓄动力
顶层设计重塑产业格局
千年茶脉,根植巴山。巴人茶史可溯五千年,这里是中国茶的起源地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先民与茶结缘,到西周“香茗纳贡”,唐宋时期更借荔枝古道远销四方。北宋摩崖石刻《紫云平植茗灵园记》,更以“茶马互市”见证达州茶融入国家战略的辉煌,镌刻出一道靓丽的“茶禅一味”茶文化景观,如今完好存留在巴山深处,是我国现存最早记录种茶历史活动的石刻文字。千年茶脉,不仅积淀了“清正廉明”的茶人精神,更孕育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禀赋。
千年茶脉传承至今,达州茶产业如何在新时代破局?作为川茶主产市、川东北高山生态茶产业带核心区,达州深挖“巴山秘境、富硒净土”生态禀赋,以达茶核心价值“巴山”,融入“两山理论”思想,整合万源富硒茶、宣汉漆碑茶、大竹白茶等特色资源,打破县域壁垒,凝聚30余家龙头茶企合力,形成市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巴山青”,并于2022年发布《“巴山青”培育推广方案》,从夯实产业基础、塑造品牌形象、强化品牌推介、拓宽销售渠道、加强融合推广五大方面立体推进驱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提质效
从基地到智造的全链革新
好茶源自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为提升茶叶品质,达州实施“基地焕新”与“智造升级”双线攻坚。
高标准编制巴山青茶栽培、加工、质量等级规范,推动全域35万亩茶园向生态化、标准化转型,建成省级现代茶叶园区1个、市级园区2个、县级园区12个。推广茶树良种化、土壤改良、化肥农药“双减”及生态调控绿色综防技术,建成标准化茶园10万余亩,改造低效茶园5万亩,亩均单产提升至130斤,优质鲜叶产出率提升至75%,名茶占比70%。推进茶叶清洁化革命,改造清洁化茶厂25个,建成智能化生产线18条,开发富硒茶、大竹白茶、花果茶等精深加工产品12类。同步开展“巴山青制茶大师”“绿色安全生产培训”“中高级制茶师培训”等累计培训技术型茶农5000余人次,推动“巴山青”在第十四届茶博会评选中获得多项第一的成绩领跑全场。此次获奖的“生奇雀舌”“国礼白茶”“巴宣雀舌”等产品,正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融合的典范,更是达州茶业振兴结出的硕果。
未来,达州将锚定“百亿茶产业集群”目标,深化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行动,让“巴山青”成为川茶振兴的标杆旗帜,为四川从“产茶大省”迈向“茶业强省”注入达州力量。
□文/图 记者 刘岸 通讯员 冯林 徐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