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在油茶里的光阴

版次:06    作者:2025年05月09日

一夜大风吹开渝黔边界的晨雾。

当我们踏上南川的土地时,山间的茶垄正蒸腾着青翠的露气。这座藏在褶皱山脉里的小城,像一瓮发酵千年的茶汤,在光阴里汩汩沸腾。

读懂一座城,从品尝它的味道开始。打开那些藏在市井街巷、深山田园间的滋味密码,我们对这片青山绿水有了更深的依恋。

在花盆山上的农家乐,我们有了别样的美食体验。老板热情地端来几碗汤水,同行的雷老表介绍说,这就是油茶。我们将茶碗摆成一圈,摸出手机拍照留念。只见灰绿色的茶汤中,漂浮着金黄色的鸡蛋块,油星点缀其间。虽谈不上有多诱人,却也透着一种质朴的美感。

雷老表招呼大家品尝,介绍说:“油茶又叫干劲汤,喝了浑身有劲。”我们都被他的话逗笑了,端起油茶,一勺一勺品尝。只觉咸香里裹着微苦,却在喉头回旋成甘。这独特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瞬间精神一振。

“这茶里还加了腊肉颗颗、花生。早年间,挑夫挑盐进贵州,打尖歇气都要喝一碗干劲汤。喝的是草木魂,长的是筋骨劲。翻山越岭才有干劲。”雷老表端起干劲汤,吼了一声:“干!”

我们应声作答:“干,干!”不觉干了两大碗。

也许干劲汤茶气太足,当天晚上,竟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干脆早起,去寻觅最浓的烟火气。

从东街出发,过两个街口。远远地,就看见巷口摊铺林立,人群涌动。不用问路,走过去准没错。一条长不足五十米的巷子,摆放着四五个卖牛肉、猪肉的摊位,占据了大半个巷道。往里走,经过卖干副调料的门市,眼前豁然开朗,卖卤肉的、卖水果的、卖水产的、卖蔬菜的摊位一个连一个,三三两两的顾客驻足挑选,装满了一个个购物袋。

在连接两个摊位的转角处,摆放了一圈蔬菜。有折耳根、莴笋叶、野葱、柴胡……都用棕树叶一小束一小束地捆着。一个大姐蹲着身子把被顾客翻乱的蔬菜归拢捡顺。

看见我张望,她热情招呼,指着一个塑料口袋说:“这是刚采下来的茶叶,带回去熬油茶吧。”口袋里装着青碧的茶叶尖,仅保留两三片柔嫩的叶片,舒枝展叶的样子瞧着就让人喜欢。想起头天刚在花盆山上喝过的油茶,那油香中略带苦涩的滋味至今仍在舌尖萦绕。

“我们这里都叫干劲汤,”她笑吟吟地介绍,“喝了有干劲哟。”

“你们天天喝吗?”

“喝。早晨和中午都要喝一碗。喝了身体好。”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虽然她的头发花白,但是面色红润,脸上几乎看不出明显的皱纹。

“您高寿?”

“今年七十二了。”

“真的?不敢相信,我看您最多六十岁。”我由衷地赞叹。

她哈哈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农村人锻炼得好。家里有一亩茶树,孩子又不在身边,这段时间天天采茶、卖茶、熬油茶,没得空闲。”

在摆谈中得知,大姐依靠茶叶、养猪等营生,早些年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这些年,家里重新装修了房子,夏天为避暑的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老两口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告别卖茶大姐,不觉饥肠辘辘。来到菜市场外的早餐铺,要了一碗麻辣小面,又叫了一碗干劲汤。一口麻辣,一口苦甘,直吃得额头冒汗,将失眠带来的困倦席卷而去。

想起刚才遇见的那位大姐,忽然懂得了这碗茶汤的玄机:茶树生长在贫瘠的山地,当地人把山野的艰涩熬煮出来,熬成一剂治愈疲劳的良药。或许,这不仅仅是一碗茶汤,更是当地人生活态度的象征。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用汗水和努力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而这碗先苦涩后回甘的油茶,就像是他们生活的写照:甜美的生活不都是要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吗?

那天上午,我们前往被称为“最后的川黔古驿站”——观音岩驿站。驿站坐落在一条大石缝里,整个古街和房屋都保存完整,散发出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据史料研究,在两千多年前,从今重庆巴南经南川入贵州正安、桐梓的古道,为当时的夜郎道之一,成为川黔人求学、通商的重要道路。观音岩由于地处川黔边界,自然形成集市,供过往客商落脚歇息。

驿站的村民淳朴热情,我们一进屋落座,他们就端来菜豆花和油茶。茶毕,屋外一阵喧闹。只见几位村民围在一起,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中,拿起竹棒,一边用力捶打,一边喊起号子:“打糍粑哟,哟嚯!”随着竹棒的起落,糯米逐渐变得黏稠起来,散发着阵阵香气。我们也忍不住加入了打糍粑的队伍。糯米粘住竹棒,一拉一捶间,手里的力道失了准头,竹棒笨拙地在石臼里扭动,却怎么也捶不进软绵绵的糯米中。

村民大声喊起来:“打糍粑哟!”

我们回应:“哟嚯!”

“用点力哟!”

“哟嚯!”

在一唱一和中,手里似乎有了干劲。用力提起竹棒,顺势带着黏糊糊的糯米团,一起捣向石臼。纠缠拉扯几个回合后,汗水顺着面颊流下来,双臂酸软,真想扔了这竹棒。无奈耳边又响起号子声:“用点力哟!”憋气提起竹棒,沉气大声回应:“哟嚯!”

号子声撞击在古街两旁石头房子的墙壁上,撞进川黔盐茶古道,与响彻千年的马帮铃声、歌谣声遥相呼应,一种隐秘的传承力量将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聚合在一起,我看到马帮的汉子、采茶的妇人、熬油茶的老人、打糍粑的村民,甚至远道而来的我们,都在同一轮日月下,将光阴捶打出绵长的韧劲。

这份韧劲,与缠绵在齿间油茶的滋味交织在一起,我咀嚼出一番新的滋味来。南川的味道,从来不是某种具体的滋味,而是山河与光阴在人间烟火中的结晶。那些油茶里的苦涩,糍粑里的香甜,洒下的咸湿汗水,最终都会化作穿透云雾的光芒,照亮每个在山路上攀爬的人。

□刘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