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喝水难”到“水甘甜”:

开江盘石村饮水蜕变记

版次:04    作者:2025年05月09日

县人大代表张英(左三)入户收集群众呼声。

“这山泉水清亮又充足,再不用为冬春缺水发愁啰!”4月27日,开江县回龙镇盘石村1组村民唐兴坤拉着记者参观自家水龙头,满脸笑意藏都藏不住。谁能想到,这汩汩清泉的背后,藏着一场历时近两年、凝聚多方力量的民生攻坚行动。

一条建议的诞生

在开江,人大代表每月进“家”入“站”接待选民是雷打不动的惯例。2023年9月11日,县人大代表张英刚走进盘石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饮用水全靠打井,水质没保障。”“每年11月后准缺水,春节亲戚来了连洗澡水都不够……”七嘴八舌的抱怨里,藏着186户623名村民多年的心病。

张英掏出本子,逐字记录下每个诉求,随后马不停蹄走访了20余户人家。看着村民家中浑浊的井水、干涸的水窖,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事解决。经过一周实地调研,在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加快解决回龙镇盘石村1组村民安全饮用水问题的建议》正式提交。这份带着泥土味的建议,被大会主席团一眼相中,列为重点督办件,要求限时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

一场多方联动的攻坚

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行动,建立起“县级领导挂帅、部门主抓、专人落实”的四级责任机制,把建议办理纳入年终考核“硬指标”。县水务局更是把这当成“头号工程”,局长带着技术团队三进盘石村。

“水源选在哪?管道咋铺设?得听村民的。”在村民议事会上,技术员摊开图纸,和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最终敲定:以郭家冲“山泉水”出口为取水点,水务局负责改建蓄水池、铺设主管道,村民自筹资金安装入户水管。方案一出,村民们拍手叫好,当即推选蒲学均、崔代志等7位“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设计、施工和质量监督。

施工期间,村里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挖掘机轰鸣着开挖蓄水池,村民们自发组成“义务监督队”,盯着水泥标号、管道厚度;大伙还主动凑钱买水管、装水表,甚至帮忙协调施工用地。“自己的事自己干,喝起水来才踏实。”村民王大姐边搬运水管边笑着说。

一份持续的监督

为确保工程不打折扣,县人大常委会拿出“硬核”举措:修订完善建议办理规定,将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重点建议、满意度测评等制度固化下来。分管副主任每月带队到施工现场,开协调会、查进度、解难题。有次施工遇上资金缺口,人大代表们连夜联系相关部门,3天内就协调到50万元应急资金。

2025年2月,好消息传来:盘石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竣工。当清冽的山泉水首次流入村民家中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如今,不仅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水,78户村民还添置了热水器、饮水机,生活品质“蹭蹭”提升。

从群众“揪心事”到人大“一号建议”,再到多方协同办成“民生实事”,盘石村的饮水蜕变,正是开江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缩影。这口山泉水,不仅甜了村民的嘴,更暖了群众的心。

□文/图 记者 程科 通讯员 陈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