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5年05月06日
近日,走进宣汉县柏树镇峨凤村2组,放眼望去,一座长15米、宽3米、高3米的新桥映入眼帘,这座新桥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
近年来,柏树镇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标尺,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积案,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动嘴“讲”
做好政策“传声筒”
“通过讲解,我对低保、医保等惠民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月潭村村民谯和琼已经听了镇纪委好几场主题宣讲,发自肺腑地说道。
针对群众反映政策不清、办事流程不熟等诉求,该镇纪委围绕惠民政策、民生保障、村级事务规范等群众关切领域,采取“院坝会宣讲”“进农家门宣传”等形式,把政策讲透、把例子讲活、把做法讲实,以“有滋有味”宣讲激励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开展院坝会60余场,发放政策“明白卡”1200余份,惠及当地群众3000余人。
甩手“干”
办好群众“暖心事”
“我村二三组已断水3天,严重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近日,柏树镇纪委接到月潭村村民反映后,立即到现场调查核实,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安排工作人员为群众送水并着手重建新水井,有效解决了70余户村民饮用水问题,赢得群众啧啧称赞。
今年以来,该镇立足职能职责,撸起袖子加油干,认真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理“代办医保缴费”“建新水井”“架新便民桥”等实事64件,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真心“调”
劲吹乡村“文明风”
从曾经脏乱差的落后村,到今天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的新农村示范村……石板梁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风民风也发生了变化——谦虚礼让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持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在这里已蔚然成风。
这是柏树镇通过化解信访积案促进村风民风变化的典型案例。该镇纪委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积案,并把廉洁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淳朴和谐的文明乡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多途径多形式推动廉洁文化融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柏树镇党委书记焦胜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符艳 通讯员 邓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