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燃”初心 “气”顺百姓心

版次:03    作者:2025年04月29日

一条燃气管线,连起民生冷暖;三级监督联动,点亮乡村新“气”象。近期,通川区纪委监委以“有事找纪检”机制破题,通过“室组地”联动监督,推动燃气入户工程惠及偏远山村,打通天然气入户“最后一公里”,让偏远乡镇的群众告别“烟熏火燎”,拥抱安全便捷新生活。

通川区安云乡安云社区距离通川城区26公里。过去,该社区3组因住户分散、燃气管线铺设成本高等因素,天然气入户安装工作长期搁置。

“过去用液化气罐最怕炒菜中途断气,安全隐患更是悬在心头。”居民魏心全回忆道。长期以来,大家只能通过电磁炉、蜂窝煤、在邻近乡镇买液化气罐等方式维持日常需求,经济负担沉重。

转机始于通川区纪委监委推行的“有事找纪检”下沉机制。今年初,魏心全等居民向乡镇、社区两级纪检组织反映诉求后,安云乡纪委立即将情况整理上报。随后,区纪委监委启动“室组地”联动监督,协调住建、应急等部门与达州佳祥燃气公司实地勘察。

面对企业提出的管网延伸运维成本顾虑,监督专班推出“企业让一点、村民筹一点”共建机制,促成燃气公司优化供气方案。

“最初群众对上户费用有疑虑,报名安装的仅有十几户。”安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魏灿介绍,区乡纪检干部联合社区召开10余场院坝会,通过算经济账、安全账、便利账逐户动员。当得知天然气单价较液化气便宜,且政府协调企业将初装费予以优惠后,群众安装意愿显著提升,最终签约户数翻倍至30余户,覆盖率达80%。

在政企民三方合力下,安云社区3组2.5公里的庭院管网延伸工程于今年2月28日破土动工,并于4月初完成。

“现在干活回来随手就能做饭,再也不怕菜炒到一半断气了。”如今,走进安云社区3组的居民家中,曾经熏黑房梁的柴火灶已结满蛛网,取而代之的是灶具上欢快跃动的蓝色火苗,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与窗外青山间的缕缕白云,构成这个偏远乡镇最生动的幸福图景。

“去年以来,我们聚焦燃气‘瓶改管’开展专项治理监督,已约谈了3个‘瓶改管’集中整治工作滞后的乡镇,整改问题17个。”据通川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监督力量的持续作用下,截至目前,全区新铺设农村天然气管网34.5公里,新装用户559户。

□记者 彭华 见习记者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