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2025年04月25日
他身穿一件红色花被似的长棉衣,如身披一件为城市出征的战袍,历时八天,一路跌跌撞撞、义无反顾地连追五个城市——成都、重庆、长沙、香港、深圳,只为了给顶流网红“甲亢哥”投喂一口家乡城市的卤鹅。苍天不负苦心人,当他噙着热泪、如愿以偿给“甲亢哥”投喂上一块卤鹅肉时,通过网络传播的发酵,这个来自重庆荣昌的“卤鹅哥”火爆出圈,随后,荣昌卤鹅迎来了一波泼天的流量。
这个姿势笨拙、诚意满满的中年“卤鹅哥”叫林江,一介草根,却充满了创业的辛酸与传奇。投奔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命运。“卤鹅哥”投奔的城市,就是重庆荣昌,历史悠久的荣昌卤鹅,骨缝里渗入江湖气,化作舌尖的一口美味热气也袅袅着城市的浓浓烟火味道。荣昌卤鹅曾经也遇到过冷落与滞销,让那些经营卤鹅生意的引车卖浆者、在乡下养鹅的人焦愁着。但这个中年大叔却拥有一颗奔腾的心,誓言要让荣昌味道走向世界,这一次,他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一座城市的市民在内心里感谢他。
像“卤鹅哥”这样的人,在我身边还有不少,他们身为草根素民,却在为生长、哺育自己的这一片土地推介着、吆喝着、努力着。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也可以成为更多人投奔的、热爱的地方。
今年央视春晚的画面里,出现了我所在城市的一个景点,一个城市在除夕夜欢腾了,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人人都为故乡城市的出彩出圈点赞。原来,我们朝夕相处的一座城,也可以为它默默做上一点什么,哪怕是点一次赞,喝一碗清晨大街早点铺的豆浆。友人谭大哥,今年春天新开了抖音视频号,差不多每天用视频更新这座城市老巷子里的卤鸭、凉面、烤鱼、火锅、米花糖、鸡酥子粑,这些食物散发的味道,也成为城市体温的一部分。
谭大哥还把用手机拍摄的画面,延伸到那些修伞配锁、手工雕刻、炒板栗、弹棉花、打铁的传统老手艺人……谭大哥感叹,我们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不断抬高了天际线,商场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些老手艺人。我与谭大哥的感叹有着共鸣,这些老手艺人大多凭着朴素扎实的手艺,在一条陋巷里默默度过了没有修饰的一生。在繁花落尽的生活里,而今好多手艺濒临消失,但一座城不会忘记他们,是他们的手艺摇曳着古老的文化,让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依然有手工的温暖,有民间的地气袅绕,有一颗匠心的搏动。
平时很爱面子不喜欢求人的谭大哥,而今每当发送短视频、微信朋友圈,总要在微信里告知我:“拜托,点一个赞,多多转发啊。”我很快照办。我知道,谭大哥这样做,目的明确又单纯,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座城市,来这座城市做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增加城市的流量。一座城市的流量,像谭大哥这样的人,是为它加一把薪,添一块砖,点一支烛。前不久我去看谭大哥的抖音视频号,他已经成功“吸粉”一万多人,这可全靠他发动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同事的同事、邻居的邻居。有天,我跟谭大哥去拍摄城市复建的一处老城墙,中途饿了,我们去一家小馆子吃面,谭大哥拿出二维码,诚恳地推介自己的微信、抖音视频号,他不住地说,谢谢,谢谢啊。那几个食客起初以为谭大哥是搞网络诈骗的,但经过我的一番解释,他们很快关注了谭大哥的视频号。
晚上,在滨江路从事演唱网络直播的小宋,算是这座城市的短视频达人。这些年,在小宋的视频直播里,有城市如银河之上的璀璨灯光,也有夜市里漫卷的烟火,他如这座城市的导游,向全国各地的“粉丝”、好友次第打开一扇一扇“城门”,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日常脉动。有一次,几位天津游客来到这座城市旅游,他们就是被小宋的视频号吸引而来。小宋请我去当陪客,天津的朋友流连忘返,感慨地说:“确实,这是一座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一座刚离开就会想念的城市。”有次我忍不住问小宋:“你这样做,到底有啥目的?”小宋说,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城市给予我们生活,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我们都是它的儿女。孝敬父母,也应该孝敬一座城市,对一座城市的孝敬,就是传播其美名美誉,传颂昨日历史的粗壮根须,也传递现实的苍翠树冠。我轻轻地拥抱这个热情的年轻人,在我们心里,沸腾着共同故乡的血液。
热爱一座城,眷恋一个村庄,难舍一条包浆深深的小巷,难忘一口甘甜清冽的深井,那是我们的血肉故乡,或者生长了多年的异乡最终成为了故乡。像“卤鹅哥”这样的草根之人,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平凡如草芥,微弱如浮尘,但请像他们一样,为我们的故乡送上一朵小红花吧!开在故乡新长的枝丫,也开在牛羊遍野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