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5年04月25日
针对民生短板和城乡融合发展堵点,达州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持续推进交通建设、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城镇污水治理“三大攻坚行动”,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交通建设
三年完成投资852.3亿元
在西达渝高铁控制性工程华蓥山隧道进口,三臂凿岩台车正在精准地进行钻孔作业,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借助智能建造和智慧施工信息化手段,项目已完全实现机械化施工,效率大幅提高。
西达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九标二分部总工程师董山川告诉记者,华蓥山隧道进口正洞掘进已突破3300多米,平导掘进达4200多米,双向掘进达5400多米。目前施工方正以大机配套施工代替传统人工作业,以每日进尺4米的速度不断向前掘进。今年上半年,整条隧道就能达到进度过半的目标。
华蓥山隧道全长12.15公里,因施工条件复杂,有着“地质博物馆”之称。修建这样一条隧道,既考验着施工团队的专业性,也彰显出达州在交通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达州地处秦巴山区、盆周山区,交通建设一直是一大短板。三年前,达州提出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仅实现了高铁建设零的突破,还构建起了“一环三纵七横一支”高速公路网、“四好农村路”全域示范网,以及“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达州交通版图已然重塑。
“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以来,我们铆足‘七拼’劲头、狠下‘七干’之功,勇夺投资完成率、普通公路投资额、激励资金等7个全省第一。三年完成投资852.3亿元,争取上级奖补资金70.26亿元,较会战前翻了一番,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交通建设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程杨君介绍。
“路通了、路好了,走哪里都方便,通达之州,这才是我们的达州!”市民王梦婷激动地说。
危旧房改造
已完成改造项目16个
春季是一年中的开始,既孕育着希望,也象征着收获。在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完美收官的同时,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也不断传来好消息。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店子梁社区二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有了新进展,主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据店子梁社区二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负责人 陈健介绍,该项目实施以来,施工方聚焦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从2023年12月底对旧房推倒重建,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已完成地下三层施工,地上主体也已大体完工,计划在今年6月底完成所有的施工任务并启动交付工作。
对于达州来说,中心城区危旧房是制约民生发展的显著短板。达州现有自建房121.72万栋,隐患房屋3.06万栋;中心城区危旧房1.04万套159.05万平方米,D级危房2005套11.9万平方米。2023年9月,达州启动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资115亿元实施“32+N”个危旧房改造示范项目,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危旧房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新模式。
市住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礼清告诉记者,达州启动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以来,累计启动28个示范项目,改造240万平方米,惠及2.6万居民;现已完成改造项目16个,投资65.2亿元,涉及1.3万户。特别是创新推出“以旧换新”模式,实现了“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该模式入选2024年全省改革典型案例并写入省委全会决定,为全省乃至全国危旧房改造工作提供了“达州方案”。
“我们的旧房子推倒了,新房子已经建起来了,马上要搬入新家了!”市民王正明兴奋地说。
城镇污水治理
5月底全面完工投用
今年,是达州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两年来,达州树牢上游意识,奋力交出满意答卷,努力实现城市地下“生命线”更加安全、更可持续。
据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铃介绍,全市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已完成攻坚项目72个,完成投资61.99亿元。中心城区完成16个长期溢流口整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每日33.5万吨,收集率提升至65.1%;县城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每日32万吨,完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改造,乡镇污水处理率提升至70%。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提升污水治理成果,做好污水治理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市攻坚行动项目5月底全面完工投用。
“水清岸绿景美,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为幸福美丽达州点赞!”市民吕磊高兴地说。
纵深推进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危旧房改造既是系统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达州“三大行动”齐攻坚,广大干群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成绩可圈可点,群众幸福指数可感可及。
□记者 陈纬 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