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创新 驱动教学高质量发展

版次:03    作者:2025年03月27日

本报讯(记者 王灿然)专注聆听专家授课、主动交流工作经验、认真学习先进授课理念……3月23日,在达州高新区教育系统“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教师提升培训活动中,参培教师聚精会神,或提笔速记,或颔首沉思,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作为2025年“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活动(教师专场)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邀请了省、市教育专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能力进行了专题辅导,主要聚焦教师队伍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措施,通过高质量的集中培训,继续为辖区教师队伍“充电赋能”。

在开展集中培训的同时,覆盖中小学全学段14门学科,近千名辖区教师同台竞技的“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赛课活动也正在辖区各校有序开展。该活动分为校内初赛与区级竞技,采用学段分层赛制,在近3个月的比拼中,评选出排名前60%的教师将被授予“教学能手”称号。

以培训赋能教师成长、强化综合授课质量为路径,当前的达州高新区,已通过教育系统“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系列活动,构建起了一套“教学竞技+数智赋能+生态构建”的教师队伍培育新模式,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举办课程竞赛只是“大练兵·大提升·大服务”活动的第一步,如何将课程竞赛成果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实践则是达州高新区同样重视的关键环节。

为了将竞赛中的优秀教案辐射至整个辖区,达州高新区建立了“竞赛——培养——服务”螺旋式提升机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对课程竞赛获奖教案进行二次打磨,将其转化为区域教师研修的智能资源库,并持续在辖区开展“百节精品课巡讲”和教育薄弱校定点帮扶等专项行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流动。

在此基础上,达州高新区还在河市小学、高新中学等学校打造了6个“青蓝云工作坊”教改实践基地,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袋管理系统”,将辖区优秀教师纳入该系统,并以此系统为基础,将入库教师优先纳入“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为辖区加快组建跨校教研共同体打下人才基础。

除了在赛课活动中提升教师队伍的授课水平外,达州高新区还将提升的重点放在了日常授课中。

为了督促教师在日常授课中不断发挥创新主观能动性,达州高新区创新引入“30分钟智慧课堂+数字化教案”双轨评审机制,引导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创新课堂设计,打造高效新型课堂,促成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同时,达州高新区还在日常授课中积极引入AR可视化教学、智能作业批阅系统等教育数字化工具,以技术赋能破解日常教学难点,通过新技术赋能教学设计优化和课堂品质提升,同时,利用网络开展跨校协调备课,实现辖区教育资源实时共享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