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渠县加快建设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

版次:04    作者:2025年03月26日

3月20日,渠县举办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竣)工现场推进活动,集中开(竣)工项目20个。

此次开工的项目有什么亮点?项目建设竣工投产的背后,又是哪些力量在支撑?记者就热点问题进行了采访。

看亮点

轻纺服饰项目最多

此次开工的项目主要涵盖轻纺服饰、消费品电子及新材料等领域。从投资产业类别来看,轻纺服饰项目数量最多,包括安踏——嘉源(西南地区)鞋服产业园、航瑞智能化彩色纺纱织布、渠县高端泳衣生产项目、四川军程纺织户外用品生产项目、中国西部森马服饰产业园等7个项目。

轻纺服饰产业是渠县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之一,已形成“纺纱织布——水洗印染——创意设计——成衣制造——销售外贸”全产业链条。目前该县拥有轻纺服饰企业129家,规模以上企业32家,从业人员近万人。

此次开工的安踏——嘉源(西南地区)鞋服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约20亩,将建设6万平方米智能化厂房,打造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建成后,最高可实现年产运动鞋、休闲鞋1500万双,直接带动就业超过3000人。据了解,嘉源是安踏集团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达州市嘉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渠县经开区投资建厂,如今公司已有职工500余人,年产安踏运动鞋120万双。

竣工的中国西部森马服饰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森马、巴拉巴拉等知名品牌服饰,可实现年产各类服饰1000万件。该项目于2023年12月底签约落地,在经开区租用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共4万平方米,建设了智能样板车间、检测中心、智能化服装生产线。

同时,渠县还将投资建设4个产业园(城)和孵化基地项目,包括消费品电子配套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一期二批次)、中国西部服饰产业城三期(一批次),主要建设厂房、人才公寓等,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满足企业多元化的生产与运营需求。

近年来,渠县坚持“大抓工业、大抓项目”,聚焦“双千亿”目标,全力攻坚“轻纺服饰、消费品电子、纸制品”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链,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1个,31个项目开工建设,17个项目竣工投产,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渠县打造三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

看支撑

强化保障助力项目提速

“在渠县‘筑巢引凤’的良好营商环境支持下,我们仅用1个月就完成从入驻到投产的‘加速度’。”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洪说。

“项目推进速度很快,我们去年12月底签约入驻,今年正月初七(2月4日)通过招聘会招到首批工人,正月十五(2月12日)后开工,现在有工人70余人。”四川铭圳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明说。

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提速,得益于流程的优化。渠县经开区聚焦项目服务全生命周期,推出“一站式”服务,包含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通过部门联动、提前介入、系统谋划,根据不同项目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实现“一项目一清单”。同时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精准对接相关单位,为项目投产运行打下基础。

“‘一站式’服务包含‘开工一件事’10个事项和‘竣工一件事’5个事项,其他事项25个,实现‘一单尽列、照单服务’,倒排工期督办项目,企业对项目的进展有更清晰的了解,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开工、竣工事宜。”渠县经开区行政审批办主任邓先彪说。

今年,渠县经开区累计为入园项目办理各类手续50件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5%。已开工项目7个,占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的42%;竣工项目5个,占年度计划竣工项目的38%。

在服务企业金融需求上,渠县围绕企业融资难、慢、贵问题,创新开展“金融超市”服务直通车微改革,线上依托“金融超市”平台,打造“天府信用通平台渠县专区”推介各类信贷产品;线下设立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信息共享、贷款办理、银企互动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上,渠县出台《宕渠法治园区建设运行方案》,集合所有涉法资源,推动经开区构建起包含经开区巡回审判法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等在内的“一庭两中心四站四室”运行架构。统筹全县社会律师和公职律师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记者 严衡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