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先助春耕

版次:03    作者:2025年03月21日

灌区群众抓紧翻耕稻田。

县人大代表邓辉洪(右二)向林农讲解苗木春管技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田管正当时。正值春耕之际,开江县人大常委会动员全县1172名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岗位,依法履职,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踊跃参与“农业扛旗突击战”,“干”字当先助力春耕生产,为夯实全年粮油丰产丰收基础贡献人大力量。

票决制保障3000亩稻田灌溉

“现在这水库整治好了,我们这片田春耕灌溉用水有了保障,再也不为天旱犯愁了。”普安镇玉皇观村2组村民陈历玉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到。

这是2024年度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之一团结水库竣工投用,受益群众点赞的一个场景。

位于普安镇玉皇观村的团结水库和讲治镇陈家沟村的谭家湾水库过去曾一度年久失修,蓄不上水,灌区3000余亩稻田用水无法得到保障,栽秧因缺水延误时节现象时有发生,灌区群众迫切盼望将两座水库整治好。

县人大常委会顺应群众呼声,在县人民政府征集2024年度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建议项目时,将团结水库和谭家湾水库合并为开江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为了建议项目,经县委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后,被确定为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候选项目,2024年3月28日被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为10 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将票决项目纳入月度“立壮志 拼荣光”以及“军令状”考核,及时专题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项目挂包县级领导定期调度,行业主管部门专班推进。

2025年1月,团结水库和谭家湾水库竣工投用,下闸蓄水,灌区3000余亩稻田灌溉用水得到了保障,靠天栽秧,延误时节现象一去不复还。

执法检查护航农资安全

“选购种子,要注意看种子颜色、籽粒整齐度、发芽率,正常种子颜色纯正新鲜,颜色一致,籽粒均匀,杂质很少。”

“种子包装印有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品种名称、审定编号、品种特征特性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种子重量,并标有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证件编号,一个品种一个包装袋。”

……

这是任市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四川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种子“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时,向群众宣讲怎么挑选优良种子相关知识的场景。

县人大常委会对种子“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提出加强法律知识宣传、加强人财物保障、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执法监管能力等审议意见,要求县乡镇人大联动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督促整改到位,保障农资安全。

县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采取务实举措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抓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农资市场监管工作,重点严查走街串巷的流动商贩和“忽悠团”等不法经营人员。坚决杜绝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已排查种子经营门店40家、农药经营门店35家,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进一步净化农资经营市场,维护群众权益,为春耕保驾护航。

代表示范推广新质生产力

“目前正值春季育苗、管护关键时期,我们要及时对林下种植的中药材进行补植、施肥、除草,确保苗壮……”县人大代表、林业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邓辉洪在森林“四库”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现场给林农讲解淫羊藿、黄精等林源药材管护技术时说。

邓辉洪带领团队常年扎根在基层,全身心投入林木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工作。主持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2645-2019《矮化叶用银杏高效栽培技术规范》,选育全省首个叶用银杏良种“开林1”,同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启了“开林1号”和“中山柏”离体快繁技术的探索,为工厂化育苗筑牢根基。指导企业建设矮化叶用银杏标准化微型示范基地15亩、叶用银杏种苗繁育基地10亩、中山柏苗圃基地20亩、桢楠苗圃基地8亩,年产优质银杏苗木20余万株、可培育容器苗35万株、桢楠苗木17万株,为森林“四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苗木基础。

目前,开江县正掀起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创建全国丘陵山区森林“四库”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县的热潮,全县100余名人大代表像邓辉洪一样,抢抓关键时节,早出晚归,奔走在森林“四库”基地现场,推广新质生产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文/图 记者 程科 通讯员 陈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