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5年03月19日
“这速度太快了,3月3日开工,13天的时间完成了开荒、土地翻耕,还栽了40余亩药材。”四川禾草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晓伟说,他从事中药材种植16年,走了50余个村(社区),首次看到这样的速度。
今年,四川禾草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计划在渠县宝城镇马鞍村流转100亩荒滩地、水淹地,发展“玉米+中药材”种植;利用群众房前屋后的空地,发展庭院经济种植白芍100亩。
“按照这个速度,5月份前肯定能完成基地的栽种任务。”原以为又是一场硬仗要打,没想到马鞍村的村组干部竟让周晓伟如此省心。
“窝距是40厘米,太窄或太宽都会影响药材的生长,栽种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发芽的一端栽反了。”3月16日,记者来到马鞍村4组,组长唐建国正在给工人讲解种植技术。在中滩河旁,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已经被整治出来,栽上了石菖蒲。
“以前这一片都是好地,后来农村人少撂荒严重,现在有企业愿意流转,村民能收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村民还可以在房前屋后栽上白芍,既美化了人居环境,白芍成熟后卖出去又是一笔收入,一举多得。”马鞍村党支部书记李斌斌说,为扩大集体经济收益,该村还在这个中药材基地投资了4万元。
既要开荒,又要翻耕、种植,马鞍村如何统筹效率与质量?“负责人周晓伟每天会给我安排任务,我根据任务召集村民,现场做好分工和监督,并随时汇报进度和问题。”唐建国说,“企业来马鞍村投资发展产业,给村民带来了收益,也让村组能够长远发展,我们肯定要为企业做好服务,‘锅里’没有、‘碗里’也不会有。”
周晓伟计划把马鞍村打造成四川禾草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示范基地,“让其他基地的人员来这里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也推广马鞍村和宝城镇为企业服务的速度和温度。”周晓伟说。
□记者 严衡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