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5年03月19日
2022年,雷明珍正给彩亭的第一层做装饰。
本报讯(记者 严衡玬 通讯员 刘俊勇 摄影报道)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渠县三汇彩亭第八代传承人雷明珍入选。
雷明珍出生于1954年,1978年调往渠县三汇川剧团工作。1982年恢复彩亭会后,雷明珍向三汇彩亭第七代传承人王安大学习彩亭制作,2009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三汇镇彩亭艺术协会会长。
三汇彩亭是流传于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源于汉代“百戏”中的“寻橦”,形成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沿袭至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汇彩亭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精致奇巧,色彩瑰丽,工艺精湛,让观众在感受“高、惊、险、奇、巧”的同时,又欣赏到戏剧情节,极具观赏性,被誉为川东北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目前,雷明珍已全面掌握彩亭的设计、彩扎、指挥等工作,曾参与创作、扎制《船舟借伞》《三结义》《包公铡侄》《虎门销烟》《火焰山》《穆桂英挂帅》《庆丰收》《新农村》《红色娘子军》等彩亭。
在技艺传承上,雷明珍利用彩亭传承班,组织项目传承人36人,集中进行彩亭会的传承培训和工艺制作。利用项目传习所培训第九代、第十代传承人,直至掌握彩亭的核心技艺、制作安装、锻造等技术。同时,雷明珍多方收集三汇彩亭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现收集有民国33年老旧彩亭图片),并著有手稿《渠县三汇彩亭艺术奥妙何在》《三汇彩亭改革制作方案》,推动彩亭这一国家级非遗的传承和历史资料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