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4 作者:2025年03月19日
四川旺鑫电子有限公司通用数控机床CNC设备。
四川省铭圳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渠县经开区四川省铭圳服装制造有限公司,裁片车间只需要4名员工就可完成铺布、捆包、分片工作;在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70%的工序可以实现机器标准化和智能化产出;在四川贵康服装有限公司,新投用的5G智能工厂仓储立库平台不但可以提高仓库高层利用率、精细化货物管理,还能实现自动化出入库、实时数据统计与分析……
于渠县轻纺服饰企业而言,“智改数转”早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从“糊涂账”到“明白账”
走进铭圳服装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铭圳服装去年12月进入渠县,主要生产运动、瑜伽等服饰,投入300万元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如今已经运转近一个月了。
“不智能化不行,虽然我们没有感受到招人难的压力,但客户现在对车间的智能化要求很高,所以我们车间引入了电脑裁床、全自动吊挂等设备。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员工工作起来比较轻松,工作效率也很高。”铭圳服装总经理文明以裁床车间为例,“整个裁床车间只需要6名员工,每天可以完成1.5到2万件衣服的裁剪工作,手工的话需要10个人以上,而且机器裁出的布片标准更高。”
在缝制车间,记者看到一名员工正在缝合泳裤的橡筋。“人工缝制橡筋的速度也很快,一天能缝5000至8000条,但是我们即将安装一台全自动接橡筋机器,有高压缩水、尺寸、缝合、自动算数等功能,购买的价格不到2万元。”
在渠县经开区,智能化生产的场景,随处可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变”升级被众多企业当成破解人工成本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在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设备与员工“合作无间”。生产线上,自动电脑裁床稳定运转,几秒间就完成精准画线与裁剪。从2023年起,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稳步推进“智改数转”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智能吊挂传输系统,引入自动模版机、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电脑裁床、机器人运输系统等智能设备,基本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的产业生态。
“改造前,我们一条生产线一天产2000件衣服,转型后,一条生产线一天的产量提高到3000余件,相比以前,产能提高了30%至40%。”兴宏泰制衣行政主管肖莉说。
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一升一降”之间,海阔天高。
在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00余万元改造的数字化细纱生产车间已经投入运行。“改造后,产能增加5%至8%,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万元左右。”航彩纺织负责人刘小平说。
“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机器自动生成所有的生产数据,企业和员工对数据一目了然,过往算不清的糊涂账,现在全是明白账了。”文明说。
以“智变”引“质变”
在铭圳纺织上千平方米的车间鲜有工人,只有喷水织机不停地织出洁白的布匹,数字工厂解决了传统制造模式中存在的成本高、管理离散、生产效能低等问题。
“我们厂区有453台喷水织机和2套整浆并设备,70%的工序可实现机器标准化和智能化产出。”四川省铭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少均介绍,公司正在扩大规模,待全面投产后,1500台喷水织机及6套整浆并设备将全面投入使用,预计可年产1.1亿米布料,年产值10亿元,真正实现纺织产能倍增。
更智能化的是,在铭圳纺织的智能制造数字化中心,依托MES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多终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了解生产情况,全流程管理监控生产的各个环节。
在渠县经开区,越来越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对车间进行升级改造,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四川贵康服装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犀牛战略合作工厂,公司使用设备、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参照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工厂模式,并由该公司提供全链路管理软件和订单。
“智能化改造后,公司可以节约30%的人力,生产成本可以减少20%。”贵康服装总经理田浩亮说,“比如我们最新引进的智能化仓储车间,可以实时统计分析仓库数据、精细化分类货物、自动化出入库,而且车间设置了立库,可通过穿梭车实现仓库高层空间的使用。这样的仓储模式,不但充分利用了仓库面积,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走进四川旺鑫电子有限公司冲压车间,一台台通用数控机床CNC整齐排列,旺鑫电子是一家以电子设备制造为主的科技型企业,主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笔记本电脑配件、手机壳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比亚迪、华为、三星、小米、联想等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常年订单充足。
“去年,我们新安装的200余台冲压机、五轴打磨机、注塑机已全部投入生产,实现了从冲压到通用数控机床CNC的全自动化。”旺鑫电子市场部经理刘宁说,“目前,我们正在赶制500万台三星手机中框,100万台小米手机配件,50万套小米笔记本电脑配件和50万套联想笔记本电脑配件的订单,得益于智能化改造,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了40%至50%。”
2024年12月,在达州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大会上,四川旺鑫电子有限公司和四川航彩纺织有限公司现场签约“智改数转”合作项目。
随着“智改数转”逐步深入,面对中小企业“改什么”“怎么转”的难题,渠县组建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专班,引入专业化力量,帮助企业加速转型。出台《渠县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县级财政安排了4000万元支持企业“智改数转”,对新购置的智能化设备进行补贴,全方位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设备更新;设立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5000万元,建设经开区金融超市,搭建天府信用通平台“渠县金融服务专区”,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全县实施“智改数转”项目55个,投资总额达49.5亿元。
□文/图 记者 严衡玬 通讯员 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