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镇堰坝村 芥菜助力人均增收2400元

版次:03    作者:2025年03月19日

本报讯(记者 何双将 通讯员 梁梦秋)日前,达川区大堰镇堰坝村喜迎芥菜丰收,65亩芥菜地里,村民一派忙碌。一棵棵芥菜散发着勃勃生机,助力村民人均增收2400余元。

“今年的芥菜个头大、菜心实,品质优,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堰坝村村民付菊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难掩脸上的喜悦。她估算了一下,今年家里6亩芥菜预计产量6000斤,按照目前每斤3元的市场价格,仅芥菜这一项,就能为她家带来18000元的收入。

付菊的丰收,得益于镇村两级的大力扶持。近年来,大堰镇立足镇域实际,深入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农民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并积极引导农业合作社加强联动协作,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堰坝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当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自然条件,把芥菜产业确定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村民放心种植,镇村两级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不仅邀请了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还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指导,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全程跟进,手把手地传授科学种植知识。

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付菊的芥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逐年增加。尝到甜头的她,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主动向周边村民分享种植经验,带动大家一起发展芥菜产业。在她的影响下,堰坝村已有50余户农户加入了芥菜种植行列。

据介绍,今年堰坝村全村芥菜种植面积65亩,预计总产量32.5吨,实现农业产值19.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437元。除了鲜菜销售,村里还依托咸菜加工合作社,将部分芥菜加工成泡菜、腌菜,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